懷遠縣素有“中國甲魚之鄉”美譽。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大力發展甲魚產業,其中甲魚池塘養殖面積3600畝,工廠化設施(溫室)養殖面積40萬立方米,養殖戶200戶左右。據統計,2024年全縣甲魚產量達2萬余噸,5000多萬只,占全縣水產品總產量近三成,綜合年產值近10億元,規模穩居安徽省首位、全國前五。

在這一過程中,懷遠甲魚協會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協會緊緊團結養殖戶,推動技術共享、集中采購、統一銷售,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懷遠甲魚協會副會長、黃淮甲魚良種繁育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建玉介紹,尤其在甲魚銷售市場波動時,協會通過保底收購等方式,保障養殖戶收益,形成“抱團發展、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懷遠甲魚不僅規模領先,更在產業鏈延伸與品牌打造上不斷發力。在加工環節,懷遠已建成全省領先的甲魚初加工基地,包括先進的甲魚生產線和保鮮冷庫,可實現自動化宰殺、分割、包裝,每小時可處理2000余只甲魚,年生產生鮮甲魚生胚1500噸以上,產值可達1億元。

“甲魚的產業鏈越長,附加值就越大。我們不斷探索從粗加工向深加工拓展,推出鹵甲魚、甲魚湯、小炒甲魚、燒烤甲魚等預制菜產品。”李建玉介紹,2025年初,年產1000噸甲魚預制菜的安徽省徽小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使用,推出鹵制、七分熟化、丹皮燒等甲魚產品,實現產品從“生鮮”向“即食、即烹”升級,預計年產值將達2億元,“目前,公司正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甲魚血凍干粉、甲魚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推動甲魚產業從‘食品’向‘大健康’領域拓展,由深加工向精細加工轉變,帶動更多的養殖戶增收致富。”李建玉說。

該縣還注重甲魚品牌打造,目前已注冊甲魚品牌8個以上,其中“金邦”和“姚山”為全國品牌,還有“荊涂山”“淮邦”“皖淮”等6個省市級品牌。“計劃將‘懷遠甲魚’打造為繼‘白蓮坡貢米’‘懷遠石榴’之后的第三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懷遠縣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工程師王昆鵬介紹,懷遠縣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與安徽農業大學、上海水產研究所等機構聯合開展病害防治、品種優化等技術攻關,提升養殖質量與效益。同時積極舉辦甲魚節,組織企業參加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上海農交會等展會,推動“懷遠甲魚”走向全國。

從資源優勢到產業優勢,從傳統養殖到全鏈開發,懷遠甲魚游出一條“產加銷一體、農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懷遠縣由“甲魚之鄉”邁向“甲魚強縣”,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李旭)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