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高鐵南站旁,一座9萬平方米的法務大廈矗立,這里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法治載體——合肥法務區的核心承載區。
知識產權、環境資源案件執行服務,金融、國際商事案件票據服務……步入合肥法務區二樓綜合服務大廳,多個服務窗口,整合了公安、法院、司法、仲裁等機關公共法律服務職能。工作人員不時接打電話,耐心為前來咨詢的企業提供清晰指引。
“我們通過集成式、一體化的服務模式,打通法務與泛法務資源,構建全鏈條的法務生態圈,這里不僅是服務企業發展的‘橋頭堡’,更是賦能產業升級的‘領航船’。”合肥法務區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李瑞鶴說。
建成運行一年來,合肥法務區已成為踐行“法治護航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一項項數據可以說明:各家公共法律服務機構自入駐以來,受理破產、強制清算、破產衍生訴訟、環境資源、知識產權、金融、國際商事等各類案件合計19320件,受理仲裁類案件4263件,涉案標的87.712億元……
一件件案例可以說明:截至今年9月,合肥法務區已招引入駐律所、會計、稅務、知識產權等高端法務、泛法務機構29家。其中,北京君澤君(合肥)律師事務所為省內某新能源企業出海時面臨的法律、文化、用工等差異,提供全流程涉外法務支持,覆蓋國別政策、風險培訓、多語合同等各個方面,助力企業拓展沙特、東南亞市場;上海漢盛(合肥)律師事務所協助省內一知名光伏科技公司,完成墨西哥建廠ODI(境外直接投資)審批,提供結構設計與風險規避方案,推動項目順利落地……
一個個平臺構建可以說明:整建制進駐了法院系統的金融、破產、國際商事、知識產權、環境資源5個區域性審判法庭,打造了專業化的司法審判體系;配套引入中國科大知識產權研究院等高端智庫,以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數據空間研究院等重大科創平臺,提供智力支撐與創新動能……
這種集聚效應,使得法務區能夠精準對接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的需求,著力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的法治支撐。
此外,在保護創新成果方面,合肥法務區設立了知識產權一站式保護服務工作站,形成“保護盾”,織密“保護網”,為科研工作者和科創企業保駕護航。今年6月,工作站協助省內某高科技公司,應對產品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組織專家論證維權證據及可行性、分析結果利弊,促使企業有效溝通、終止糾紛,并建議通過PCT等國際規則實施量子產品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在護航企業出海方面,今年7月,啟動安徽(合肥)涉外法律服務中心,為企業全球發展提供政策法規、投資咨詢、國別研究、風險防控與爭議解決等全方位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李瑞鶴說,“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砥礪前行,力爭到2027年實現規模化、智慧化、國際化,法治人才充分聚集、法律服務功能高度完善、法律服務產業高端發達、智慧法治系統全面覆蓋,多維融合產業生態全面構建,成為國內領先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王新月)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