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加緊G垣準固態電池的研發,這款電池即將進入量產拐點。

“公司自主研制的G垣準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300瓦時每千克,可以將純電轎車的續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順利通過3毫米鋼針穿刺,不起火、不爆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獨創的自適應固—固界面技術,構建了離子傳輸高速通道,可以保障電池全生命周期穩定高效運行,搭載G垣準固態電池的“001”號樣車總里程已經超過1萬公里。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科技領軍企業之一,多年來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創造了多項覆蓋電池全產業鏈的全球專利技術。

企業是創新的生力軍。“十四五”以來,安徽發揮企業創新動力強、企業家把握技術發展方向準的優勢,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傾斜,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2024年,全省80.4%的省科技攻堅項目、87.5%的項目資金、超80%的研發經費、超90%的省產業創新研究院都是由企業牽頭。

既抓“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抓“鋪天蓋地”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十四五”以來,我省持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日益壯大科技企業隊伍。

“科技領軍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撐,擁有強大的要素資源配置能力和轉化能力。”省科技廳戰略規劃處處長崔道成介紹,近年來,我省制定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實施意見,加快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已培育出奇瑞汽車、陽光電源等核心技術突出、產業鏈帶動能力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同時,還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協同創新平臺,牽頭或參與重大創新任務和工程。聚焦安徽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最緊急、最急迫的問題,建立了領軍企業牽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共同參與的“大兵團”協同攻關模式。

“聚焦新領域和新賽道,安徽加大發掘擁有‘獨門絕技’‘硬核科技’的獨角獸(潛在)企業,建立獨角獸(潛在)企業培育庫,統籌項目、基金、人才、平臺、場景等創新資源,‘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崔道成說,安徽還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實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2024年,安徽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2020年增長1.7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3.9倍。企業研發經費達1143.1億元,占全省研發經費投入比重約81.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方陣。(記者 鹿嘉惠)

編輯:劉暢司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