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10月22日,2025首都僑智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舉行。北京市僑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登新介紹,2025首都僑智發展大會將于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經開區舉行。本次大會由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北京海外聯誼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以“僑聚智慧,智啟未來”為主題,采取“1+8+6”立體化活動架構,旨在打造一個立足北京、輻射全球的高能級僑界交流合作平臺。

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朱冠安 攝)

記者了解到,2025首都僑智發展大會將緊密圍繞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兩區”建設任務,引導全球僑界優質資源向首都集聚,推動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僑界創新成果在京落地轉化,為培育壯大首都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僑動力”。大會將聚焦構建立體化服務對接平臺、全鏈條項目落地平臺、前瞻性賦能發展平臺和開放式僑智薈萃平臺四大核心功能平臺,確保僑智僑力“引得進、接得住、用得好、發展優”。

首都僑智僑力資源豐富,如何有效銜接僑智資源與首都發展需求,是僑智大會要重點考慮和破解的關鍵課題。李登新表示,本屆大會重點突出“三個精準對接”。一是產業賽道精準對接,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優質企業與國內各方面科技創新主體共話前沿科技成果。二是“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對接,廣泛鏈接海外高新人才與前沿項目,設置“‘一帶一路’助企出海”專場。三是短期活動與長效服務對接,著力推動聯絡服務、僑資僑智對接等工作向平臺化、常態化、機制化方向發展。

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石威介紹,作為大會舉辦地,北京經開區不僅是首都高精尖產業主陣地、高水平人才集聚地,更是首都創新創業投資熱土和海外僑界國際交流舞臺。近年來,北京經開區立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戰略定位,聚力發展集成電路、信創、智駕、人工智能四大國家戰略任務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新質生產力典范區,以北京1.37%的土地貢獻了近四成的工業增加值。2025年上半年,區域生產總值增長12.3%,工業總產值增長15.6%,在國家級經開區中增速第一。現有人才總量達40萬人,每年保持8%以上增長率,人才貢獻率達69%,人均GDP、萬人發明專利等指標全市領先。匯聚67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0萬家市場主體,外商投資企業超1530家。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