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京市經信局介紹,我國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北京市也將加速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高地,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北京力量。
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市實現汽車產量114.5萬輛,同比增長14.2%。今年上半年,北京具備智能輔助駕駛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滲透率達到68.3%。“雙智”城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建設實現全市600平方公里車路云一體化基礎設施連片覆蓋,累計發放測試牌照超1100張,累計自動駕駛里程超4500萬公里。
“北京車企無論是在新能源還是智能網聯領域,都開全國之先河。”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小米、理想和北汽等品牌發展迅速,為汽車強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我國車企積極創新,推出輔助駕駛、傳感器、自動感應鎖、新電子電氣架構等技術方案,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但與此同時,新技術對標準和監管也提出了新要求。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監管也會隨之日益完善,與時俱進。”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行業標準制定,前段時間發布的組合駕駛標準等在這次大會上受到行業高度肯定。對不少企業采用的異形方向盤、流媒體后視鏡、新型門鎖等配置,有關部門也會根據技術進步和安全要求,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和管理要求。
據介紹,北京市行業管理部門堅決落實反內卷工作要求,多次召集北京車企部署落實國家要求,嚴格規范市場秩序,不打價格戰,不參與口水仗;要求企業嚴把質量關和安全關,對每一起事故都承擔好應盡的責任,積極配合鑒定和分析,依照法定程序和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及時公開信息。“北京車企高標準落實產品質量要求,嚴格執行安全法規和反內卷政策要求,表現值得肯定。”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北京正協同天津、河北建設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在此次大會上,多家企業簽約落地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攜手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記者 曹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