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生活垃圾資源化日處理能力提升至31145噸

本市提前一年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5年來,北京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已從24780噸/日提升到31145噸/日,提前一年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在垃圾減量、節能降碳方面,5年來,全市生活垃圾處理量從2.77萬噸/日下降為2.17萬噸/日,減量率超過20%。焚燒和沼氣所發綠電總量由20億千瓦時增長到超30億千瓦時,增幅達50%。填埋氣和沼氣處理總量由1.77億立方米降至1.27億立方米,相關碳排放減少28%。

在資源循環方面,廚余垃圾日均分出量從2394噸增加到4828噸,增長102%。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從3000余噸增長到7450余噸,增長148%。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北京市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從24780噸/日提升到31145噸/日,提前一年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處理韌性水平顯著提升。

為了便于市民投放垃圾,北京市開展桶站滿冒臟污問題專項治理,對全市5.75萬個桶站進行全面摸排,整改問題桶站1.49萬個,增補各品類垃圾桶2.65萬個。在4.2萬個桶站鋪設地墊,有效解決油漬臟污難清理問題,打造便民、齊備、干凈、有序的投放環境。

此外,北京市推行廚余垃圾“不破袋”便民服務舉措。改造全部11座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具備處理帶袋廚余垃圾能力,將投放不臟手、減少桶站異味擾民打造成北京特色亮點。在大件垃圾上門回收方面,全市確定161家托底回收單位,實現343個街鄉鎮上門回收服務全覆蓋。北京市還推進智能回收箱、“一袋式”上門等直達居民的可回收物回收方式,實現可回收物有償統收。

統計顯示,北京市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顯著提升。全市已實現1.3萬個居住小區、3000個行政村,11.7萬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全覆蓋。市統計局今年4月調查顯示,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98.3%,滿意率為94.1%,較5年前分別提高25.3個百分點和36.7個百分點。(記者 張楠)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