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艘純電海上客船、全國首創的甲醇增程式規范漁業船舶、全球領先的船用電力設備……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福建館電動船舶展區,企業展品亮點紛呈。眾多信息,清晰地指向一點,那就是福建電動船舶產業已經領跑全國,不少指標更是全球領先,且獲得了全球主流船級社認證。

福建電船傲視群雄

在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福建館,最令人矚目的焦點是電動船舶。

全國首艘在海上運營的純電動推進旅游客船“嶼見77”,也是首艘入級CCS(中國船級社)并進行陸上聯調聯試的旅游船,投用后預計全年可減少燃油消耗近250噸,二氧化碳減排超400噸,是綠色旅游交通的標桿。全國首創的甲醇增程式規范漁業船舶,既解決純電動船舶“續航焦慮”,使用成本還低于傳統燃油船。純電動游船“閩江會客廳”以純電池為動力,實現零污染、低噪音。此外,串聯式混動拖輪“廈港拖30”、電動游艇“時代創新號”等船型均為國內首制。

更重要的是,這些先進的船舶都已經投入實際運營。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純電動閩江觀光游船“福桔號”一亮相即成新名片——這艘荷載140人的游船采用純電推進,航速17.5千米/小時,搭載1438千瓦電池實現零排放,為閩江旅游注入綠色動能。這是福建拓展應用場景的縮影。目前閩江已投運“閩江之星”“茉莉號”等純電游船,大金湖、翠屏湖也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電動船舶示范應用場景。據中國船級社統計,截至2025年6月,福建已建、在建電動船舶數量占全國總量的34.5%,產業領跑地位穩固。

“就以我們公司來說,目前,已投資運營的新能源科研船及試驗船有14艘,正在建設的示范船22艘,2026年計劃建設小型新能源船舶500艘左右。”福建寶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鳳表示。

技術領先應用創新

福建電船,是怎么做到技術領先、應用創新的呢?

在福建館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工作人員劉承輝告訴外賓,船的行駛條件比汽車更復雜,安全要求也更高,因此船用電池通過遠超行業標準的嚴苛測試。“針對電動船舶補能不便、里程焦慮的痛點,公司開發了大功率充電解決方案用于滿足各類船舶的快速補電需求。”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怡怡補充說。

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則展示了船用集中式超級充電系統,應用場景主要集中于水上服務區、港口、碼頭、公園、水庫、個人池塘等。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將鋰電池檢測技術融入充電終端設備,在船舶充電的同時,可對船舶動力電池進行在線健康檢測。此外,中船賽思億展示自主知識產權變頻電控設備、電池系統等船舶三電系統核心裝備,寧德勁之龍無軸推進器則打破傳統設計的局限性。這些先進技術,推動福建電船“一往無前”。

“我們一直強調技術研發創新。寧德時代研發的船用動力電池產品,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技術指標全球領先,已獲全球主流船級社認證。培育引進時代電船、賽思億、福建航電、時代電機、開普勒、星云電子等‘三電系統’、充電設備研制企業,電動船舶核心技術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40%。同時,培育了福寧重工、東南船廠、愛萊格游艇等一批電動船舶整船制造骨干企業,已建成交付的電動船舶涵蓋‘江河湖海’各種應用場景。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上游研發設計,中游總裝建造、‘三電’系統研制,下游船舶應用的電動船舶全產業鏈,產業鏈企業、單位70多家。”福建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應用拓展產業完善

在福州瀚海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展位,5艘新能源船艇整齊陳列,企業還推出零碳水上公園全套解決方案,以3.5~15米新能源船艇與新能源水上玩具為核心,結合“零碳旅游”概念創新體驗模式。該公司總經理陳曦說,傳統燃油船艇將逐步退出城市敏感水域,未來3年到5年,新能源船艇將成為智慧公園與零碳水上公園的“標配”。

圍繞港口作業、游覽觀光、貨物運輸、客渡交通等應用場景,我省開展電動船舶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落地電動船舶示范項目10型95艘,形成標準化、系列化電動船舶船型解決方案。多數船型為國內首制船型,為不同場景的電動化轉型提供“福建樣板”。

同時,我省積極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福州兩江四岸、八方客運、廈門港務等企業在閩江流域、廈門港口、古田翠屏湖等地投資建設充電設施,國網福建電力在水口電站建設綠色綜合服務區。我省還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從示范項目建設、應用場景打造、核心裝備研制等方面支持電動船舶產業發展。

“近期,已啟動新一輪‘電動福建’政策研究,做好政策接續,促進電動船舶加快發展。”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施惠財表示,下一步,將加強政策支持、研發攻關、產業培育、典型示范、標準引領和配套保障,形成電動船舶裝備譜系化供給能力,指導推動電動船舶產業鏈企業拓展省外、海外市場,鞏固提升電動船舶全產業鏈優勢,促進電動船舶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江海 石美祥)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