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央廣網廣州12月1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張勝強)12月1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執委會共同主辦的“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在廣州正式啟動。活動旨在弘揚技能報國精神、展示“廣東技工”發展成果,充分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于12月13日在廣州圓滿落幕。“大國工匠灣區行”將帶領在本次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選手,深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一線,與一線技工面對面,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車間觸摸產業發展脈搏。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在啟動儀式上說,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提高職業技能是促進中國制造和服務邁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礎。希望參與活動的選手能繼續弘揚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精神,主動參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積極為大灣區建設凝聚更強大的技能力量。

  在啟動儀式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陳奕威還為參與本次活動的選手代表授旗。

 

三天的活動中,技能人才們將走進灣區一線探訪。(央廣網發)

 

  本次活動將分為“大國工匠走進超級工程”、“高端制造與高水平技能人才”、“技能,點亮灣區生活”三大路線。活動通過走訪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主要城市的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要機構生產科研一線,來深入感受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參加本次活動的36名國賽選手分別來自廣東、貴州、四川、山西等地,涵蓋工業設計技術、家具制作、工業4.0、烹飪、餐廳服務等專業和技術領域,其中大部分選手都是不折不扣的“90后”、“00后”,最小的年僅16歲。他們將在三天活動中與大粵港澳灣區超級工程、優秀企業實現“親密接觸”。主辦方和企業還將在其間舉行供需對接活動,有望實現高水平技能人才與企業、院校的深度對接。

  此外,“大國工匠灣區行”還將重點關注產業發展中技術人才個人發展前景,讓國賽選手與企業掌門人、科研負責人,特別是與活躍在生產一線的技術能手進行面對面座談交流,一同探尋技能成才路徑,提升技能報國信心,展示高技能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形象。

  作為本次大賽的唯一媒體戰略合作伙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在大賽期間充分發揮總臺在廣播電視新媒體方面的平臺優勢,聯合中國之聲、央視新聞客戶端、大灣區之聲、央廣網等總臺播出平臺,三天里進行了5場音視頻融媒體直播,在大力弘揚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精神的同時,通過對技能選手的深度采訪,向外界展示我國技能人才風采。

  經過3天激烈比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已于12月13日晚閉幕。3天的比賽時間內,有1.7億人次通過“云觀賽”方式觀摩大賽。從比賽結果看,所有參賽代表隊均獲得1個以上優勝獎,30個代表隊獲得了獎牌,20個代表隊收獲了金牌,其中廣東有32個項目的參賽選手脫穎而出、獲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