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12月13日圓滿收官。三天里,來自全國各地的2500多名職業技能選手“各顯神通”,讓人們漲了見識,飽了眼福。“技行天下,能創未來”的大賽官方宣傳語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認同。
“技行天下,能創未來”。這句宣傳語讓人想起在我國流傳久遠的兩句俗語“一招鮮,吃遍天”和“行行出狀元”。宣傳語和俗語,二者表述不同,但內涵接近,說的都是技能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依我理解,所謂“技行天下”“一招鮮,吃遍天”,意味著只要一技在手,小而言之,可以吃喝不愁;而“能創未來”和“行行出狀元”,則是往大里說,小技能可以成就大輝煌。
在我生活的粵港澳大灣區,時刻都在演繹著“技行天下,能創未來”的鮮活故事。就在14日下午,佛山市副市長喬羽把11張人才服務VIP卡送給了前來交流的11位本屆技能大賽優勝選手,這些選手中,有4位是冠軍選手。喬羽說,獲得人才服務VIP卡的技能選手可以享受到從生活待遇、落戶、子女入學到創業項目申請、甚至成立工匠工作室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植。對這11位選手而言,“技行天下,能創未來”由一個美好愿景,變成了一個觸手可及的現實。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多個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鏈,這一點人盡皆知。而鮮為人知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高素質技工聚集地,這里的各類技工人才應有盡有,達千萬人之多。正是他們,構筑起粵港澳大灣區“世界工廠”的堅實基礎。
粵港澳大灣區的技工來自全國乃至全球。他們為什么愿意來?因為他們備受重視。佛山,是一個非常重視技工的大灣區城市,這里每兩年都要舉行一次“大城工匠”評選,這些年已經有90名“身懷絕技”的技工獲“大城工匠”殊榮。他們還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和培訓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他們的理念是“聚天下能工而育之,聚天下巧匠而用之”,目前,佛山的各級技能人才達115萬人。
技能,成就了佛山。比如說,建筑隊,全國各地都有,可佛山的碧桂園就從建筑隊起步,把房地產做到世界前茅;家電企業,全國各地都有,可佛山的美的電器就從一個生產電風扇的小廠,做成世界500強企業;陶瓷,全國各地都會,可佛山陶瓷,做成了國際品牌;醬油,也是家常手藝,可佛山的海天醬油做到了暢銷全球;家具,很多人都會做,可佛山的羅浮宮做成了家具賣場的行業龍頭……說句題外話,就連歷史悠久的中國武術,也是通過佛山人發揚光大,發源于佛山的“詠春拳”就是最國際化的中國拳種,當然還有李小龍和黃飛鴻,尤其是“佛山無影腳”。
把普通的東西做得不普通,直至做到極致,這就是佛山的能耐。這一切,都是源于佛山對技能人才的重視,源于佛山人對技能的堅持。技能成就未來,對一個人來說是這樣,對一個城市來說也是這樣。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本次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的確,沒有技工的參與,再好的圖紙也無法變成工件,再好的技術也無法形成產業。我們應該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像重視科學一樣重視技能,像重視科學家一樣重視技能大師。這方面,佛山走在了前頭,做出了榜樣,我們應該為佛山點贊,向佛山學習。(央廣評論員 彭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