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廣東省省級財政資金“補改投”支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通過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支持培育一批優質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典型項目,進一步推動廣東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助力加快形成“良田比較集中、村莊布局優化、產業集聚發展、生態健康優美”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
自2023年起,省財政已采取“事前引導+考核激勵獎補”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安排2.55億元引導資金和4.38億元財政激勵資金。2025年至2027年,省財政將再通過“補改投”方式,重點支持黨委政府組織有力、群眾基礎和實施條件好、實施意愿強、預期成效顯著,具有較強典型性和示范帶動作用的項目。
《方案》指出,以系統推進、點面結合、多元籌資與激勵引導作為基本原則,聚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目標與成效,對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級市及惠州市、江門市、肇慶市內已獲省自然資源廳批復、金融機構審批并簽訂融資合同的項目,予以“補改投”政策支持。
《方案》明確,粵東粵西粵北12市項目最高可獲得項目自籌資金50%的省級財政支持,惠州、江門、肇慶三市項目最高支持比例為30%。同時,建立績效激勵機制,對貸款合同執行進度首年達30%、次年達60%的項目,支持比例可在基準上再提高10%。資金實行總額管控,每縣(市、區,非建制區納入地市統籌)支持上限分別為5000萬元和3000萬元。
《方案》強調,補改投”資金以資本金形式注入,用于支持項目公司落實自籌資金。資金可由市、縣直接注資至項目公司,或通過相關國有企業間接注入。直接注資的可委托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管理,通過國有企業注資的則由該企業負責資金管理,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高效和安全。
下一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將盡快組織2025年度“補改投”支持項目申報,共同推動政策落地實施,鼓勵打造一批典型示范項目,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取得新成效。(來源: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