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0月19日消息(記者羅世偉)10月19日,“興寧鴿飛向世界——‘媒體+’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廣東區域協作消費幫扶產品交易中心圓滿舉行。這場以鴿為媒、以產業為核、以“媒體+”為橋的盛會,不僅奏響了興寧鴿產業升級的新序曲,更翻開了縣域特色產業借助“媒體+”邁向全球化發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興寧市委、興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央廣網廣東頻道協辦。活動旨在通過“媒體+”的創新模式,深度挖掘興寧鴿的文化底蘊,打響區域特色品牌,繁榮產業經濟生態,全力構建興寧鴿產業“六個高地”發展新格局。來自多個省份的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軍者齊聚一堂,共探肉鴿產業發展新趨勢,全方位展現興寧鴿產業在現代化、品牌化、國際化領域的亮眼成果,并現場落地多個合作項目,為興寧打造“中國鴿業之都”注入強勁動力。
現場,由廣東財經大學駐興寧工作隊和藝術與設計學院“強國行”設計團隊師生一起傾力打造的“興寧鴿”IP形象正式發布。梅州市政府副市長胡學冬,廣東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劉祖華,興寧市委書記羅達祥,興寧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超文共同為IP揭幕。伴隨視頻播放,“鴿興興”“鴿寧寧”“鴿團團”三位角色以家庭的溫度亮相舞臺,成為“興寧鴿”品牌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興寧鴿”IP形象正式發布(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據廣東財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宋琦介紹,這套IP設計緊扣興寧地域特質與產業發展需求,以創新設計語言鏈接視覺符號與文化內涵,讓傳統產業的精神底色以更生動的方式被看見、被記住。
一體兩翼聯動共創 讓產業更有溫度
宋琦表示,此次發布的“興寧鴿”IP以“一體兩翼,聯動共創”為核心方法論——錨定鴿產業為“體”,以文化和農產為“兩翼”,讓產業有根、有魂、有光。“它不僅是一套形象,更是一種興寧思維的具象表達:把“產業升級”與“文化自信”交織,讓品牌傳播與鄉村振興同行。”
“興寧鴿”IP形象(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三位角色,三種性格,共同組成了“興寧三寶”家庭。鴿爸“鴿興興”身著油茶般的醇棕色工裝,守著木匠臺專注雕刻。他的形象取自興寧勤勞樸實的手藝人,那一刀一刻間,是歲月,也是堅守。
鴿媽“鴿寧寧”系著圍裙忙碌于廚房,化身“客家廚神”。她的靈感來自興寧人家的煙火日常——在鍋碗瓢盆間,把一方水土的物產化作一桌團圓的味道。
鴿小寶“鴿團團”披著沃柑色的暖橙披風,靈動得像練過“無影掌”,總在田野間琢磨武術招式,象征著興寧青年蓬勃的生命力,也承接著客家武術的文化脈絡。
“這些角色并非憑空想象,而是從興寧的生活肌理中生長出來——既有土地的質感,也有人情的溫度。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有煙火、有匠心、有傳承的‘功夫家庭’,折射出‘興寧鴿’從一只產業之‘鴿’到文化之‘鴿’的成長歷程。”宋琦說道。
在故事中看見興寧 在溫度中讀懂品牌
從油茶的棕、沃柑的橙,到絲苗米的白,每一種色彩都取自興寧的地道物產。設計團隊將自然的色系穿在角色身上,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厚與豐盈。
在視覺語言中,傳統版畫的線條、客家菜的細膩質感、武術的靈動神采,被巧妙地融為一體——“興寧鴿”不只是產業的符號,更是文化的代言。
“這套IP讓抽象的興寧精神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勤勞與堅韌、創新與包容、溫情與傳承。每個角色都是一個生活切面,也是一段鄉村振興的注腳。三只‘鴿子’守護的不僅是一方‘功夫廚房’,更承載著讓興寧鴿飛出本地、讓客家味道香飄萬里的夢想。”宋琦進一步闡述道。
未來,它們將作為“興寧鴿”品牌的文化載體,出現在產品包裝、城市地標、文創周邊、宣傳短片等多元場景中,講述興寧產業騰飛與鄉村煥新的溫暖故事。
從產業到文化,從鄉土到世界,“興寧鴿”的故事正飛得更高、更遠。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