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8月15日消息(記者張順鵬)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征程中,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正深刻重塑產業發展格局。“媒體+”作為數字經濟浪潮中的重要力量,正以其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為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注入澎湃動能。

廣東梅州興寧,這座承載著四百年養鴿歷史的“中國鴿業之都”,率先以“媒體+”為鑰,打開了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飛向世界的大門,其探索實踐不僅為地方產業振興提供了鮮活樣本,更折射出中國現代農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廣闊前景。

飛棚內的“興寧鴿”(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媒體+”架橋 “興寧鴿”攜手辛選共拓市場藍海

在廣東舉全省之力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全力沖刺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歷史節點,廣東省委農辦與省委宣傳部緊密攜手,聯合印發《“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媒體+”為核心創新點,深度挖掘“媒體+”在信息傳播、資源整合、品牌塑造與輿論引導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媒體的傳播力、連接力全方位轉化為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內生動力。

一石激起千層浪。《行動方案》一經發布,不僅廣東陽西、樂昌、湛江、清遠、新興、東源等地迅速響應,因地制宜出臺本地的實施方案,眾多行業頭部企業更是積極發揮行業影響力,第一時間加入到這場以“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來。

8月6日,在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媒體+”賦能廣東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正式啟動,頭部直播電商企業辛選集團正式宣布加入“媒體+”行動,助力廣東畜牧業特色農產品拓展市場。其中,梅州“興寧鴿”將成為首批重點推廣對象。

“廣東創新推出‘媒體+’賦能農產品市場營銷行動計劃,為辛選集團助力鄉村振興、服務‘百千萬工程’明確了實現路徑,提供了廣闊舞臺。我們全面發力廣東畜牧產業,助力‘興寧鴿’飛向全國、全世界,努力探索打造‘媒體+’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模式,為廣東的農產品市場營銷和鄉村振興出一份力。”辛選集團政府事務總監陳亮表示。

對以“興寧鴿”為代表的廣東特色農產品而言,媒體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品牌放大器。在“媒體+”的牽線搭橋下,“興寧鴿”借力辛選電商直播的流量與熱度,有望顯著提升銷量與知名度,讓消費者從“買產品”升級為“認品牌”,助力“興寧鴿”拓展廣闊的市場藍海,在梅州鄉村振興中持續貢獻“小肉鴿”的“大力量”。

乘“媒體+”東風 完善供應鏈驅動品牌升級

清晨的興寧,朝陽為鴿舍鍍上一層金邊,智能化飼喂系統正精準投放著谷物。這里是廣東最大的肉鴿產地和集散地,年出欄肉鴿量近6000萬羽。“養殖有規劃、加工有效率、運輸有保障、銷售有渠道”的完整供應鏈閉環,讓興寧鴿在市場競爭中底氣十足。

以金綠集團為例,作為廣東省內肉鴿行業首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集團集肉鴿“規模養殖、產品加工、品牌銷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產方面,目前擁有3個大型的養殖基地,年出欄肉鴿700萬羽左右;二產方面,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肉鴿預制菜加工基地,年加工肉鴿可達1500萬只;三產方面,集團在打通盒馬、錢大媽等國內頭部銷售渠道的同時,也積極打造“陳小鴿”這一自有品牌,擦亮“興寧鴿”公共區域品牌。

肉鴿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據興寧肉鴿行業協會會長、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波介紹,為緊抓“媒體+”帶來的產業機遇,興寧肉鴿行業協會積極發動當地肉鴿養殖大戶做好優質活禽乳鴿供應,金綠集團則全速釋放公司肉鴿屠宰和食品加工產能,做好產品排產和冷庫儲存,通過動態補貨機制優化庫存管理,保障訂單快速響應。

“在依托‘媒體+’擴大宣傳推廣,提前做好電商促銷活動預熱的同時,我們也將做好全域營銷,打造短視頻網紅矩陣,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開展常態化直播帶貨,用過硬的品質和高效的供應鏈,讓興寧鴿通過直播鏡頭走進千家萬戶,讓從業者們實實在在享受到‘媒體+’帶來的產業紅利。”陳偉波表示。

系列行動延續熱度 “媒體+”構建長效發展機制

著眼長效發展,“興寧鴿”正以“媒體+”為紐帶,編織起品牌升級的立體網絡。這場跨越周期的產業革新,既是對消費熱潮的精準承接,更是現代農業品牌化發展的必然抉擇。

在電商渠道深耕上,“興寧鴿”將持續深化與辛選集團的戰略合作,依托其“廣州杭州雙總部”布局,爭取將“興寧鴿”納入其常態化直播選品庫;雙方定期策劃“滋補養生季”主題專場,將鴿肉的營養特質與季節消費需求深度綁定,通過主播專業講解與場景化展示,讓健康飲食理念隨產品一同走進千家萬戶。

品牌文化傳播則注重突破傳統模式,“興寧鴿”IP形象將通過微動漫、短視頻等形式煥新登場,用生動故事解讀四百年養殖史。“興寧鴿溯源之旅”將邀請消費者走進智能養殖基地,親眼見證肉鴿從孵化到出欄的標準化流程,讓“生態、安全”的品牌印記深植人心。

“在政策與產業協同升級方面,我們將通過政府產業規劃和發展政策,大力發展‘政企銀村’共建養殖小區模式,擴大優質肉鴿養殖規模,引入智能環控系統提升養殖效率、全產業鏈溯源系統保障產品品質,加速肉鴿產業創新升級高質量發展。”陳偉波介紹道。

“‘媒體+’是農產品增創文化價值的方法論,是新的生產力。”興寧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國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興寧鴿將借助從央媒到省媒、市媒的媒體矩陣與“12221”市場體系建設,不僅通過美食大賽、地標大屏、系列深度報道等方式打響品牌知名度,更準備和媒體合作推出高質量發展研討和媒體行活動,推動“興寧鴿”從地方特產變身全國暢銷的美食名片。

從“一只鴿”到更多畜禽品類 媒體賦能激活行業新生態

“興寧鴿”的探索證明,“媒體+”不是簡單的線上賣貨,而是通過傳播重構農業價值鏈條。通過媒體傳播,讓消費者看到興寧鴿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建立起從“田間到餐桌”的信任體系,讓興寧鴿的品牌聲量穿透地域界限,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持續領跑。

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與飼料處孔令辰處長看來,“媒體+興寧鴿”的創新實踐值得高度肯定。孔令辰認為,興寧通過媒體賦能特色畜禽產業的探索,有效放大了產業價值,讓地方特色畜禽產品走進更廣闊的市場,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孔令辰表示,下一步,將以興寧的探索為基礎,把“媒體+”模式從“一只鴿”拓展到“一只雞”“一頭豬”等更多畜禽品類,全面啟動“媒體+畜牧業”行動計劃。通過媒體平臺精準傳播養殖技術、講好產業故事、對接市場資源,推動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畜牧業品牌,激活產業鏈活力,為廣東畜牧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興寧鴿舍到廣闊田野,“媒體+”的翅膀正帶著更多農產品飛向遠方。這不僅是銷售渠道的革新,更是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模式、價值觀念的全面升級。當傳統農業遇上現代傳播,碰撞出的不僅是經濟效益的增長,更是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在數字時代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向著農業強國的目標穩步邁進。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