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0月23日消息(記者鄭少純)10月19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興寧市委、興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央廣網廣東頻道協辦的“興寧鴿飛向世界——‘媒體+’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廣州舉行。這場以產業為核、以“媒體+”為媒的盛會,不僅奏響了興寧鴿產業升級的新序曲,更翻開了縣域特色產業借助“媒體+”邁向全球化發展的新篇章。

活動現場,來自多個省份的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軍者齊聚一堂,共探肉鴿產業發展新趨勢,為興寧打造“中國鴿業之都”注入強勁動力。

在新的時代浪潮下,如何推動興寧鴿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廣東漫云物聯科技董事長陳志波圍繞《AI+賦能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進行分享,提出AI不僅是產業工具,更是變革催化劑——從智能養殖監測到精準市場營銷,AI正重塑鴿產業的每一個環節,為興寧鴿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路徑參考。

陳志波進行主題分享(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陳志波建議,興寧應以“六力三化”為引擎,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興寧作為廣東重要的肉鴿養殖與交易集群之一,雖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但存在規模分散、標準不一、數字化薄弱等問題,傳統養殖模式依賴經驗管理與人工飼養,成本高、效率低、風險大,難以適應現代養殖需求。”陳志波說道。因此,他提出了AI賦能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三化融合”路徑,從而實現高效養殖。

在自動化方面,陳志波建議推廣智能飼喂系統,通過AI控制喂料、水質、溫濕度,實現環境自動感知與調節,配備鴿舍巡檢機器人與視頻識別監測,提升養殖效率。在數字化方面,他建議建立鴿群健康、繁殖、飼料消耗、產量等數據檔案,借助物聯網與傳感網絡實現數據上云,打造“養殖數據—交易數據—金融數據”的閉環。在智能化方面,他建議引入AI算法,進行健康預測、疾病預警與生產決策,應用視覺識別技術區分個體狀態、監測行為異常,構建“AI鴿場大腦”,實現預測性管理與自優化決策。

陳志波分析稱,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興寧面臨著標準化不足、市場銜接不暢、數據缺失、金融支持弱等關鍵問題。因此,他創新性地提出了“六力模型”。

在需求牽引力上,通過建立訂單式養殖與鴿肉、鴿蛋、鴿苗電商平臺,實現以銷定產,穩定養殖戶收益;在流通效率力上,構建冷鏈物流與屠宰加工數字平臺,實現降本增效、損耗可控;在金融支撐力上,建立“鴿農信用檔案+訂單貸+保險”體系,解決養殖戶融資難與風險保障問題;在組織治理力上,通過“合作社+企業+平臺”模式,實現數據共享與標準共建,助力小農融入大市場;在數據要素力上,利用鴿場物聯網+AI數據中臺,形成“智能鴿腦”,提供預測、預警、決策支持;在可持續與韌性力上,關注AI健康監測、疫病模型、碳排放監控,構建綠色、抗風險的生態系統。

“興寧鴿產業具有‘輕資產、高附加值、強生態關聯’的特點,是AI農業落地的理想切入點。”陳志波表示,“通過AI+六力模型體系,興寧鴿產業有望形成‘智能養殖—數字交易—綠色金融—品牌共建’的新型生態,提升產業競爭力。”

編輯:徐鋇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