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省首個關于加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決定出臺

從“一米視角”促城市美好

日前,我省首個關于加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決定——《石家莊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決定》,經石家莊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從“一米視角”出發,決定的十九條內容聚焦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體育運動、科技創新七個方面,明確了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方向和組織保障,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邁入規范化軌道。

以兒童優先為原則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據悉,為滿足家長接送學生需求、緩解學校附近交通壓力,石家莊市從2021年12月開始推行小學生、幼兒及護送家長上下學免費乘坐公交車惠民措施。截至目前,該市已累計辦卡52萬余張。

持續提升兒童安全出行體驗,近年來,石家莊市不斷完善交通警告、限速等標識標牌設置,在學校周邊施劃禁停網狀線、人行橫道等標線,逐步構建起兒童安心出行的道路交通環境。

“為固化和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我們在制定該決定時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提出進一步完善慢行交通體系,實現兒童主要活動場所周邊道路安全交通設施及管理系統全覆蓋。”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周亮說。

兒童優先,不僅體現在安全出行中。今年初,石家莊市長安區建安街道榮景園社區成為全省首批省級兒童友好社區試點。在該社區的兒童友好陣地,記者發現,各類設施都貼心地裝上了防撞角,有聲讀書墻兒童專欄、科普長廊兒童專欄的高度不超過一米,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室的桌椅也都根據兒童身高作了適配調整。

全方位關懷兒童成長,決定明確,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國土空間、教育、醫療等專項規劃。同時,積極推進兒童友好醫院、兒童友好社區、兒童友好街區等場所建設。

以“一米視角”看城市

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兒童友好城市怎樣建?在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齊承英看來,首先應該“蹲下來”,以兒童視角重新審視城市的每一處細節。他在調研中發現,以往公園、綠地等公共空間設計更多考慮的是成年人的需求。因此,在審議決定時,他建議應在城市公共設施、公共空間建設中同步關注兒童需求,打造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活動的專屬空間。

積極吸納多方意見,決定提出引入一米高度的兒童視角,配建適合兒童的服務設施、標識標牌系統和安全防護設施,合理設置母嬰室、兒童洗手池和廁位、第三衛生間等設施。同時,將兒童友好空間建設融入宜居宜業省會城市建設,在城市更新行動中構建城市、街區、社區等不同層級的兒童友好空間體系。

以“一米視角”看城市,除了看硬件設施,還要看軟件配套。近年來,石家莊市持續開展“紅領巾愛祖國”等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同時,發布6條博物館主題精品研學線路,串聯起歷史文化、革命傳統、科技體驗等多元內容,讓孩子們在行走中觸摸歷史、感知文化,探尋石家莊發展的歷史軌跡。

石家莊市婦聯主席王紅參與了決定起草和出臺的全過程。在她看來,出臺該決定不僅是落實國家關于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部署的具體行動,更是從城市發展戰略高度出發,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實保障的重要舉措。

“兒童是城市的未來和希望,讓城市更友好,就是讓未來更美好。決定提出的優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內容,正是從家庭這一兒童成長的第一陣地發力,引導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王紅說。(霍相博)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