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持續提升服務能級

物流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流動,彰顯著活力,蘊藏著生機——

10分鐘,永清縣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的一件快遞完成分揀和裝車,黑科技助力提升快遞分揀效率;

一天,石家莊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最高達4.3萬人次,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一年,河北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4億噸,河北沿海港口成為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流動的河北,不僅勾勒出物流業的跨越軌跡,也成為河北經濟韌性十足的生動注腳。

“十四五”以來,河北出臺實施《河北省加快建設物流強省行動方案(2023—2027年)》,集中力量完善物流設施、優化商貿網絡、建設重點項目、提升企業實力、創新業態模式、加強區域協作,推動商貿物流質效顯著提升,物流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完善交通體系,物流通道愈加暢達

汽笛聲響,班列啟程。

10月17日,一列滿載機械設備、汽車配件、辦公用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駛出。得益于“鐵路快通+提前申報”通關便利化措施,約12天后,這趟班列就能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堆場上,集裝箱一眼望不到邊。越來越多“京津冀制造”從石家莊國際陸港搭乘中歐班列發往世界各地。

線路圖上,“朋友圈”不斷擴大。從2020年的105列,到2024年突破800列;從單一線路拓展到18條國際線路,建立覆蓋亞歐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立體網絡……石家莊國際陸港用不斷刷新的數據,丈量著河北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

“鋼鐵駝隊”馳而不息的背后,是河北日益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十四五”以來,河北持續完善交通布局、暢通物流通道,“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加快形成。

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8690公里,普通干線公路達2.1萬公里,農村公路達18.5萬公里;沿海港口集裝箱航線達67條,外貿航線基本覆蓋日韓主要港口并延伸至東南亞地區;全省運輸機場達7個。今年5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法國巴黎全貨機包機實現首飛。截至9月30日,該包機業務共計執飛49班,出口貨物2324噸。

更趨成熟的交通骨架,加速了物資流通和人員流動。更有效率的物流運行體系,持續降低物流結構性成本。

“實施‘公轉鐵’后,單噸運輸成本就省6.5元至7元。”唐山瑞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物流主管臧家成說,該公司通過與天津鐵路物流中心簽訂物流總包服務協議,實現了“鋼廠下單、鐵路服務”的一站式運輸新模式。

近年來,河北通過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推進“公轉鐵”,交通物流與產業鏈供應鏈實現深度融合。2024年,全省96家重點監測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中,已有83家接入鐵路專用線;全省鐵路貨運量完成3.58億噸,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達13.2%;累計開通多式聯運線路101條,全年完成多式聯運集裝箱運量83.17萬標箱,同比增長24.48%。

去年,河北印發實施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1條舉措,配套制定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工作方案,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體系日益完善。今年,《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行動計劃》出臺,力爭實現“縣縣有中心”。

物流跑起來,成本降下來,經濟熱起來。2024年全省物流業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降至歷年最低,降幅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今年9月,河北省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97%,較上月提升1.77個百分點。

服務京津冀,持續提升物流服務能級

落戶廊坊5年來,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從北京順義遷至廊坊永清后,日處理能力突破1200萬件,是外遷之前的6倍;投用行業最先進大型自動化分揀設備,讓分揀效率提升100%以上;新增智慧倉儲中心與網紅直播基地,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

不止圓通速遞,“快遞總部圈”持續添新。

申通、中通、韻達、京東、極兔等8個主要品牌龍頭快遞企業在廊坊設立北方總部或區域分撥中心,平均每天有超440萬個包裹從廊坊發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2023年,廊坊成為京津冀首個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廊坊經洽會成為現代商貿物流行業“風向標”。

京津冀是南下北上、東出西聯的重要通道。《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河北省“三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其中“一基地”就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圍繞做優環首都高效物流圈,河北持續推進行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造快遞北方總部基地,累計27個大型郵政快遞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戶河北,總投資超150億元。其中,11個項目投產運營,10個項目開工建設,6個項目待建。

自2024年快遞業務量首次超過山東,成為全國第四快遞大省以來,河北快遞業務規模保持全國第四。河北目前快遞業務量占京津冀地區總量提升至65%以上,四成以上進出北京快件在河北經轉處理。

在保定,環京津一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正加速構建。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更加忙碌,新鮮蔬菜、時令瓜果乘著物流車發往京津冀各地,豐富了人們的節日餐桌。2024年,市場果蔬交易量1910萬噸、交易額1410億元,其中近70%供應北京、天津。

河北凈菜,是近年火爆出圈的農產品品牌。

近年來,河北一體化推進河北凈菜進京工作,與北京共建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180家,培育創建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165個,農業企業領軍品牌140個。目前,河北主要“菜籃子”產品在北京市場占有率超42%。

《河北省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十四五”規劃》終期評估報告顯示,河北已提前完成國家物流樞紐數量、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數量、國家5A級物流企業數量、全省快遞業務量等8個指標。

物流鏈帶活供應鏈,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

近日,在邢臺仕爵寵物食品有限公司倉庫,工人們加緊將一批批貓糧、犬糧打包發往全國。一路之隔的河北潤沃智慧物流產業園中,一輛輛載滿寵物食品加工輔料的貨車有序駛入,依托智能化分撥系統,原料在3小時內即可送達周邊企業生產線。

“原料到貨時間從7天縮短到3天,庫存周轉率提升50%,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節省近30萬元。”仕爵公司銷售經理陳光遠表示。

產業要發展,物流需先行。

過去,由于本地物流成本偏高,不少企業不得不將貨物轉運至山西太原的物流中心進行周轉。如今,隨著潤沃物流園的建成投運,郵政、順豐、極兔等頭部物流企業紛紛入駐,服務覆蓋邢臺、邯鄲兩地400多個網點,日均處理快遞量達300萬件。

河北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擁有107個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為推進物流鏈與供應鏈深度融合,河北積極推動物流與產業協同發展,探索出“物流+”復合型發展模式,有效促進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高效銜接。

邯鄲市永年區圍繞緊固件產業建設了3個大型物流中心和50余家物流場站,“物流+制造”讓產品更快運達全國。

平泉市在特色食用菌產業集聚區內整合建設電商產業園與郵政快遞園,“物流+農業”為農產品上行打開新通道。

滄州市加快推進北方(滄州)跨境電商物流基地建設,依托黃驊港至洛杉磯美西快線等航線,聚集跨境電商主體,集成智能倉儲、跨境物流全鏈路能力,“物流+電商”助力“河北造”走向世界。

從單個企業的物流效率提升,到整個產業的供應鏈優化,背后是河北對物流樞紐、物流園區與產業園區統籌布局的長遠考量。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物流樞紐7家、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5家、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6家,5A級物流企業達到30家,石家莊、廊坊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

物流跟著產業跑,產業帶動物流興。2025年上半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1503.3億元,同比增長5.0%。(河北日報記者 馮 陽 潘文靜)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