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市熱帶優異果蔬獎補實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指出,計劃到2028年,三亞將新增收集保存熱帶優異果蔬種質資源300份以上,培育可產業化推廣的新品種5個以上,熱帶優異果蔬栽培面積達10萬畝,建成5至10個千畝級示范基地,帶動全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元。

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關鍵時期。《方案》旨在通過更精準、更有力的政策舉措,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把三亞建設成為國家熱帶優異果蔬生產示范區和海南自貿港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

為實現目標,《方案》圍繞熱帶優異果蔬產業全鏈條,設置引種、繁育、種植、推廣四大鼓勵方向,并針對芒果種植結構調整推出專項獎勵,形成“五獎并行”的補貼體系。不同經營主體可根據自身情況,申報對應的獎補項目。

在具體獎補政策上,首引獎勵明確農業經營主體單品種累計引進存活種苗達100株以上,可按苗株購買價格的20%獲得補貼。首育獎勵則面向南繁單位、育種科研院所及開展育種研發的企業或個人,單個經試驗驗證具備規模化生產條件且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奇特優”新品種,可獲10萬元獎勵。

種植獎勵根據主體類型實行差異化補貼。其中,企業種植列入《三亞市年度重點熱帶優異果蔬產業發展目錄》的新品種,可獲苗款30%補貼;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種植戶等主體的補貼比例提高至50%。補貼設置上限標準,多年生水果每畝最高補貼不超過3000元,蔬菜每畝最高不超過500元,單個申報主體最高補貼60萬元,且同一地塊僅能申報一次。

推廣獎勵聚焦“成果轉化”。對種植名錄內品種、首次實現規模掛果(采收)銷售,且畝產銷售額達3萬元以上的農業經營主體,多年生水果每畝最高補貼3000元,蔬菜每畝最高500元,單個主體最高補貼300萬元,同一地塊僅限申報一次。

針對芒果種植結構調整,2025年至2028年期間,2025年前已在三亞種植芒果的農業經營主體,若主動清退芒果樹并改種目錄內“新奇特優”熱帶水果,可獲每畝1000元的一次性鼓勵補貼。

《方案》明確,符合多條獎補條件的主體可分別單獨申報,首引、首育品種滿足種植或推廣條件的可疊加申請,但單一作物品種申報獎補不超過兩項;同一種植基地不得通過多個法人單位重復申請補貼,且申報基地與主體注冊地均須在三亞。

據悉,《方案》通過精準化、差異化的獎補政策,將有效激發經營主體參與熱帶優異果蔬產業發展的積極性,為三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注入新動能,助力自貿港建設背景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速。(記者 劉杰)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