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零關稅”進口藥械政策正式落地實施以來,海口海關發布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支持海南外向型經濟發展二十二條措施,推動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擴大效益顯現,“零關稅”藥械進口貨值2.25億元,累計減免稅款2947萬元,服務海南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7.6克很輕,不及一塊橡皮擦,但對于浙江6歲的天天(化名)來說,這是沉甸甸的幸福。在海南自貿港,他收獲了“新聲”。出生后不久被診斷為耳聾的天天,今年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植入了進口的人工耳蝸SYNCHRONY2,該植入體重量僅7.6克。這款“零關稅”引進的高品質醫療產品,改變了他的世界,也改變了他父母的生活。
這是海南自貿港“零關稅”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政策落地的生動縮影。“零關稅”進口藥械政策是為樂城先行區量身打造的藥械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等單位以“零關稅”方式進口國內尚未上市但國外已上市的特許藥械和國內已上市藥械。
“這項政策能切實降低采購進口藥品、醫療器械的成本,更好享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博鰲超級醫院副院長劉月說,受益于政策紅利,醫院將引進更多更好的先進藥械,讓更多的患者能夠用得起、用得上全球先進的產品。目前,該院已進口人工耳蝸植入體等數百個產品。
為放大政策紅利,“零關稅”進口藥械政策的享惠主體不僅包括樂城先行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認定的醫療機構,還有醫學教育高等院校和醫藥類科研院所。這三類主體按規定進口、使用符合條件的藥品、醫療器械,可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
對于患者來說,該政策切實減輕了就醫成本。據了解,目前,醫療器械的進口關稅約為3%,同時藥品、醫療器械的進口增值稅為13%,免征這些進口稅收后,一方面,可以降低醫療機構等主體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相關進口藥械的價格,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博鰲樂城先行區相關負責人舉例說,以特許進口醫療器械、產品貨值150萬元的輔助人工耳蝸植入機械臂及機械手為例,“零關稅”政策下,單件可減免約19.5萬元。以特許進口藥品、產品貨值約5萬元的一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為例,“零關稅”政策下單瓶藥可減免近6000元。
據悉,封關運作正式啟動后,“零關稅”進口藥械經“一線”入瓊,將更加自由便利。海關對不涉及檢驗檢疫和許可證件管理的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實施徑予放行,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明確的對進口貨物的一項通關便利化措施。徑予放行貨物不涉檢、不涉證、不涉稅,申報項目從105項簡化至33項,貨物可快速通關,進一步為市場主體節約成本,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紅利。(記者 曹馬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