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博會上展示的海南特色文創產品。
海南原創圖紋包亮相版博會。
10月16日,由國家版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以下簡稱版博會)在山東省青島市開幕。本屆版博會上,海南館以“版權賦能新質生產力,攜手共建海南自貿港”為主題,組織34家單位帶來400余件展品,涵蓋動漫、游戲、旅游演藝、圖書、黎錦、苗繡、椰雕、貝雕、沉香、紅泥陶瓷、文創伴手禮等,充分展現了海南傳統地域文化特色和創新創造的魅力。
“哇,好漂亮的包,我可以試背一下嗎?”當天,在版博會海南館的展臺前,許女士盯著一款黎錦文創包袋,駐足許久。得到許可后,她迫不及待接過包挎在肩上,手指輕輕摩挲著包身細密的黎錦紋路,眼里滿是驚喜。
“這款包可不是普通的文創產品,它有‘身份證’——版權登記證書!”一旁,保亭有禮臻選商貿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吳妃花熱情推介,“這些包袋均已完成版權登記。你看,這款包從包型設計到色彩搭配,我們都進行了創新,用時至少半年,登記版權就是為了守住這份原創心血。”
這些包袋多次在國家級大型展會亮相,每次展出都能吸引大批消費者咨詢,甚至一售而空。吳妃花透露,得益于版權登記賦予的品質背書與法律保障,近年來系列文創包袋完成多筆訂單,累計銷售額近百萬元。“原創作品具有獨特性,有了版權保護,闖市場也更加自信了。”她說。
在本屆版博會海南館,400余件展品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海南版權故事。從黎錦男士上衣、改良連衣裙等傳統織物,到保溫杯、手提包等文創衍生品,再到海南椰雕雙龍戲珠花瓶等實物,以及文昌灰塑、苗族圖騰雨傘、藤編扇子等特色展品,觀眾既能欣賞傳統工藝之美,也能直觀感受到版權保護對文化傳承的助力。
在現場,海南館分設非遺版權活化展區、文化IP創意展區、數字版權應用展區、版權交易與互動展區等功能體驗區。非遺版權活化展區聚焦海南非遺技藝的版權保護與創新應用,通過一批實物陳列呈現非遺魅力,為非遺版權運營提供直觀參考。數字版權應用展區通過功能設備演示與成果展示,呈現海南在數字版權確權、傳播、服務等領域的實踐成果,搭建數字版權知識普及與產業應用的橋梁。(記者邱江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