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三亞市召開《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的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到2027年,三亞將在增進民生福祉、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構建高水平民生保障體系上實現較大提升,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行動方案》圍繞七大行動部署重點任務,涵蓋民生保障各關鍵領域:
韌性城市強基行動方面,推進“五網”改造升級,年均新建5G基站350個以上,實現城區管道燃氣覆蓋率100%;實施水系治理和防洪工程,重點區域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實現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
交通暢行提升行動方面,構建中心城區“30分鐘出行圈”,治理5類交通堵點,力爭高峰擁堵指數降低8%;改造慢行空間,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300個以上,全面消除斷頭路。
宜居品質提升行動方面,保障“菜籃子”供給,150畝以上設施大棚建成投用,新增10個平價網點;推進6個片區城市更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300套以上;建成文化中心“三館”,優化“15分鐘健身圈”。
公共服務提質行動方面,新改擴建27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新增學位2.6萬余個;建成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新增病床1900張;構建“1+5+X”養老服務網絡,每千人口托育托位數達4.8個。
社會保障固本行動方面,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6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1萬人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完成43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城鄉融合共興行動方面,推動熱帶優異果蔬栽培面積達10萬畝,培育4個美麗漁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認定省級和美鄉村50個以上;推進墾地融合,形成2個10億級產業集群。
生態本底厚植行動方面,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8%以上,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建設,力爭率先建成“無廢城市”;建成4個美麗河湖和4個國家級美麗海灣。(魏銘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