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三亞10月20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為進一步優化三亞口岸營商環境,近日,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三亞機場海關研究制定支持三亞外向型經濟發展十條措施,從重點口岸建設、特色產業培育、政策紅利釋放等多維度發力,為三亞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海關動能”。
十條措施聚焦三亞外向型經濟發展核心需求,精準錨定重點領域破題。在口岸建設上,緊抓封關運作時間窗口,加大三亞港、三亞鳳凰機場“二線口岸”壓力測試力度,同時支持三亞港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南山港區貨運功能,以港促貿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在重點園區發展方面,支持崖州灣科技城、中央商務區等重點園區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圍繞南繁育種、深海科技、先進制造、文物藝術品等領域先行先試海關改革創新舉措,做好政策解讀,支持合規用好“零關稅”等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
離島免稅作為三亞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抓手,措施明確多項創新方向。不僅支持免稅企業拓展展示范圍、開展“首發首秀”及“免稅+”促銷活動,鞏固拓展離島免稅集中審單改革成效、推行免稅店分級監管新模式,還支持離島免稅、離境免稅待提免稅品同車運輸、快速配送。
圍繞三亞熱帶特色與新型產業,措施量身定制支持方案。在熱帶高效農業方面,海關既助力三亞特色農產品“走出去”,幫助出口水生動物、種苗花卉、水果企業培育優質出口備案基地,優化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又保障優質種質資源“引進來”,全力服務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建設,創新實施“跨直屬關區附條件提離”“特定用途種苗免于口岸檢疫采樣”措施,成功將種苗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在郵輪游艇產業方面,實行“即靠即下”“即靠即檢”,支持增設離境退稅業務點與郵輪直供物資供船方式,依托“免擔保”“零關稅”等政策優勢助力打造亞太游艇之都。同時在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方面,支持引進跨境電商頭部企業、完善機場貨站監管場所配置、開辟貨運專線等,探索新型易貨貿易,豐富三亞外向型經濟業態。在會展業方面,為亞沙會、消博會等國際性會展賽事設置關企咨詢熱線、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探索文物藝術品開展保稅展示等業務。
此外,措施還聚焦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海南自貿港政策,著力提升三亞市口岸營商環境優化。做好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試點企業轉備案企業,指導更多企業用好封關運作后增值率可累計計算的政策紅利;建立“關企面對面”“關地懇談會”機制,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為重點企業送“政策服務包”及海南自貿港海關政策巡回宣講等活動;鞏固深化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持續壓縮海關口岸通關時間,切實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
下一步,三亞海關、三亞機場海關將以支持三亞外向型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為抓手,精準對接三亞發展需求,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為三亞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外向型經濟貢獻海關力量。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