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黃石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交流會暨2025年睿抗機器人開發者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黃石市發布《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力爭2027年智能機器人產業鏈企業達到100家,產值突破100億元,基本建成涵蓋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機與后市場服務的完整生態。

作為擁有3500年礦冶文明的工業城市,黃石已經形成特鋼和銅精深加工、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優勢產業集群,能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從試點到規模化的廣闊舞臺。在基礎原料領域,大冶特鋼可提供機器人精密減速器等核心部件所需的高強度特種鋼材;在核心零部件的環節,人本軸承、科威自控正專注專用軸承控制器本地化的生產,滬士電子等電子信息企業則可供應高頻高速電路板等電子元器件;在整機制造領域,已有以三豐智能為代表的一批智能企業,正加速專業領域機器人的整機研發和制造。

圍繞《三年行動方案》,黃石市將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大力實施產業能級躍升、科技創新引領、應用場景賦能、數據算力夯實、發展環境優化五大行動,形成具有黃石特色和行業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產業能級躍升方面,將推動10個重點項目落地,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園的入駐率達到70%,培育30家以上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讓黃石機器人產業根基更牢。科技創新引領方面,聚焦核心技術攻關,爭取突破10項關鍵核心技術,建成3家省級以上研發創新平臺,引進或申報7個省級以上技術項目,讓創新的火花在黃石迸發、成果在黃石轉化。應用場景賦能方面,全面開放50個應用領域,推動工業領域首發落地,建設80家智能工廠,同時擴大城市公共場景規模,讓機器人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大顯身手。數據算力夯實方面,推動全市算力總規模達到1200PFLOPS,運營一個智能機器人訓練場,并建成一個市級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務平臺,發布3個行業垂直大模型,為機器人產業提供最前沿最強大的智慧大腦。發展環境優化方面,通過賽事展會吸引全球目光,新增3個高校專業,培養1000名技能人才,設立規模不低于2億元的產業基金,強化資金支撐,讓每一位來到黃石的創新創業者都能安心扎根。(肖露、李玉、呂松)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