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黃岡10月21日消息(記者鄧子依)品牌價值88.15億元、全縣茯苓年交易量占全國總量的15%、年產值近10億元——在鄂東大別山區,英山茯苓正完成從深山“土疙瘩”到富民“金疙瘩”的蛻變。依托科技賦能與鏈式發展,這個擁有千年種植歷史的道地藥材,如今串起了一條從標準化種植到精深加工、從國內市場到揚帆出海的完整產業體系,成為當地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初加工后的茯苓(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企業助力 續寫道地藥材新篇章
茯苓,別名伏靈、松腴,自古被視為“四時神藥”。《淮南子》有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其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給予了高度評價。而鄂東地區的英山、羅田、麻城一帶,因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成為茯苓的道地產區。據《英山縣志》記載,英山茯苓的人工種植始于唐代,至今已超千年。
田間新鮮采挖的茯苓(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英山茯苓種植歷史悠久,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湖北省的‘四大草藥’之一,是全國公認的道地藥材。”紅日藥業·湖北辰美中藥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彭鵬表示,英山以茯苓、天麻為代表的道地藥材資源稟賦,全縣茯苓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是吸引這家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落戶的關鍵。
科技賦能 小茯苓串起大產業
如果說深厚的底蘊是英山茯苓的“根”,那么科技創新就是讓其茁壯成長的“養分”。近年來,英山縣圍繞“種、產、銷”三大環節精準發力,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源頭活水,良種先行。“我們通過和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研究院、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續開展茯苓菌種的提純復壯和抗病性改良技術攻關。”彭鵬介紹,其中公司與中國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選育的茯苓新品種“WZ-1”,菌種結苓率達97.6%,畝產提高1400公斤,從源頭上提升茯苓的品質和產量,正成為農戶增產增收的“金種子”。
大別山茯苓科技產業園(央廣網發 徐偉 攝)
如何讓產品附加值提升,是產業鏈發展壯大的關鍵之一。 過去,茯苓多以原料或初加工形態論噸賣,附加值有限。如今,通過引進“水溶性茯苓多糖深加工”等補鏈項目,英山正全力開發茯苓多糖顆粒、復方茯苓多糖口服液、高純度茯苓多糖膠囊等尖端衍生產品。
新鮮的茯苓被機器切成塊(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在大別山茯苓科技產業園內,紅日藥業·湖北辰美中藥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機聲隆隆,一批批新鮮的茯苓經過剝皮、切丁、烘干等工序,被加工成標準化的茯苓丁。“目前我們茯苓采收正值旺季,每天從基地到車間,經過加工,每個月產能達100噸,一年達1200噸。”負責人熊之升告訴記者,正是初加工與深加工并舉的策略,共同托舉起茯苓產業的增值藍圖。
集聚發展 深山靈藥揚帆出海
產業壯大,需要龍頭引領和平臺支撐。當前,英山堅持“內培壯大、外引強援”的思路,成功吸引了北京同仁堂、天津紅日藥業辰美中藥等行業龍頭落戶,同時培育了吉利中藥材、楚草堂等一批本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工人對茯苓等中藥材進行打包裝袋(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除此之外,英山縣還規劃了大別山茯苓科技產業園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大茯苓專業園區,作為茯苓產業集聚的“雙引擎”。其中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精深加工,紅日藥業·辰美中藥入駐后實施的提質擴能項目,預計年新增茯苓中藥飲片等產品500余噸,提升綜合產值5000萬元。大別山茯苓科技產業園則吸引了云濟中藥、豐昇農業等企業入駐,建成3條精深加工生產線,主要產品包括茯苓袋用茶、茯苓多糖提取物及其衍生大健康產品,產業生態效應持續凸顯。
英山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央廣網發 徐偉 攝)
在英山,紅日藥業·湖北辰美中藥有限公司的倉庫里,有序擺放的茯苓深加工產品即將發往全國各地。“我們公司生產的茯苓中藥配方顆粒等產品已銷售到全國30余個省市地區。”彭鵬告訴記者,得益于英山縣優質的原材料資源,以及產業科技的加持,英山茯苓的品牌在市場上越叫越響。
產業富民 小小茯苓促振興
產業發展,惠及于民。英山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以文養醫、以醫帶藥、以藥興產、以產惠民”的總體思路,將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
村民正在采挖茯苓(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在英山縣石頭咀鎮杜家山村的茯苓GAP種植基地里,伯蔚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劉伯蔚和村民們正忙著采挖。“今年我們合作社種了168畝茯苓,畝產近4000斤,預計總產量能有330至350噸。”望著地里一個個堅實飽滿的茯苓,劉伯蔚臉上滿是笑容,“按現在收購價算,合作社總產值能有330萬元。我自己種的30畝,毛收入將近50萬。比起種傳統農作物,收入真是強多了。”
英山縣的茯苓GAP種植基地(央廣網發 徐偉 攝)
小小的茯苓,已真正成為連接千家萬戶的“富民強縣”支柱產業。它不僅在劉伯蔚這樣的種植戶手中變成了真金白銀,更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創造著價值。“我們將乘勢而上,以全鏈條思維做大做強供應鏈,讓‘英山茯苓’金字招牌煥發新活力,力爭到2027年將茯苓產業打造成百億產業。”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說道。
從古籍中的濟世良方,到實驗室里的科技結晶,再到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銀,茯苓聯通了古今,激活了產業,富裕了鄉親。英山,正讓這古老的“四時神藥”煥發出引領振興的現代生機。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