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殿勛調研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并召開推進會 大力推進國有“三資”管理改革 為全省穩增長防風險保民生提供關鍵支撐

10月16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勛在武漢市調研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并召開推進會部署安排重點任務。

李殿勛來到洪山人工智能大廈,詳細了解洪山區通過資產證券化盤活低效商業地產、打造高能級科創園區的做法及成效,強調要加快推動園區運營模式從“以土地為核心”向“以資本為核心”轉變,進一步強化“創投資本和孵化平臺”兩個關鍵支撐,努力打造新型“創投孵化園區”。在青山江灘公園,李殿勛深入調研青山區盤活水利堤防設施和老舊堤岸碼頭建設“城市公共客廳”和“婚慶產業園區”情況,強調要因地制宜推動國有資源資產化,進一步提升長江、漢江等優質岸線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在有效滿足防洪和生態要求的同時,努力實現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湖北文旅·國賓頤養中心,李殿勛了解湖北文旅集團將接收的行政事業單位低效閑置資產改造為高端健康養老中心的情況,強調要進一步改革投融資體制和創新商業模式,探索更多“辦得到、能推廣、可持續”的國有資產盤活路徑。在小洪山數據產業園,李殿勛了解湖北大數據集團服務全省國有數據資源盤活及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情況,強調要堅持需求牽引與供給導向相結合,更加有力有效挖掘公共數據資源價值,為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推進會上,省有關部門、部分市州政府、省屬企業匯報了改革進展情況。李殿勛指出,深化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加快建設大財政體系,是提高國有經濟運行效率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當前穩增長、防風險、保民生的關鍵支撐。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更加深刻把握“一切國有資源盡可能資產化、一切國有資產盡可能證券化、一切國有資金盡可能杠桿化”三項原則,更加科學運用“能用則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四種方式,進一步推動全省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李殿勛強調,深化全省國有“三資”管理改革,一要進一步開展全面清查,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聚焦“土地、礦產、林業、水利、能源、數據”六類國有資源,“實物、債權、股權、特許經營權、未來收益權”五類國有資產,以及“閑置和低效”兩類國有資金,深入開展新一輪清查并分類研判、科學入庫,為持續深化改革提供堅實基礎。二要完善配套制度,針對前期改革遇到的權屬界定、價值核算、操作規范等突出問題,分類制定指導意見,加強理論宣講、政策培訓和案例指導,同時建立跨部門推進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三要繼續大膽創新,探索更多國有資源資產化、國有資產證券化、國有資金杠桿化的實現路徑,努力提高“高效利用和科學處置”綜合效能。在努力盤活“土地、礦產、閑置房屋、管網設施、風光資源、數據資源”等資源資產的同時,特別要立足湖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更加重視高效盤活“水資源、水工程、水生態”并大力發展“綠色水經濟”,更加重視高效盤活“林地、林木、林生態”并大力發展“現代林經濟”,努力塑造更多體現湖北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四要加強改革統籌,在深化國有“三資”管理改革的同時,統籌推進財政零基預算改革和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零基預算改革,更好管控支出總量、優化支出結構、創新支出方式,讓財政資金發揮更大使用效益;通過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創新創業、民生保障等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體制、運營機制和商業模式,努力實現投入產出的總體平衡和良性循環。要堅持依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速重構新的發展模式和增長動力,努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省領導張文兵、張文彤、陳平、黎東輝參加相關活動。(記者鄧偉)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