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18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簡稱“3D大賽”)湖北省賽暨數智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在天門職業學院開幕。這項已連續舉辦十八載的全國性大型公益品牌賽事,此次落戶天門,連創“三個首次”:首次由市州承辦、首次在非省會城市高校舉辦、首次突破千人規模。

全國3D/VR技術推廣服務與教育培訓聯盟秘書長、全國3D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劉曉青表示,無論是數字化設計、仿真、制造,還是數字孿生、機器人、智能制造,乃至無人機、智能汽車、無人艇,其發展都離不開“AI+3D”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加持。

大賽現場,緊張激烈的角逐與前沿科技的實踐應用交相輝映。在增減材復合制造及數字孿生技術創新應用專項賽考場,8支參賽隊伍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操作。每組3名隊員協同配合,他們需先使用LCD光固化3D打印機將設計的部件打印成型,隨后移交給桌面式5軸加工中心進行精密加工,最終將光敏樹脂材料變成符合要求的精密構件。

“此賽項要求參賽隊伍在兩小時內完成3D槳葉的設計,重點考察其創新設計理念與綜合實操能力。”該專項賽組委會負責人滕興勝介紹,湖北有42支來自各高校的隊伍參賽。比賽的評判標準也別出心裁——將最終成品置于一臺單翼飛行平臺進行升力測試,升力數值高者勝出。這一設計緊密對接了當前蓬勃發展的低空經濟領域,極具現實應用前景。(記者趙莎莎)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