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7月16日消息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朵山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2名教師和9名學生志愿者。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更開啟了一場校地合作、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朵山村的孩子們正在表演時裝秀(央廣網發 余巧艷 攝)

在朵山村青少年藝術節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秀吸引了眾多村民圍觀。孩子們身著自己設計,并用廢舊材料印染、縫制的時裝,自信地走上T臺,稚嫩又認真的模樣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這是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師生們開展的陪伴式教學活動之一,他們將植物拓印、扎染等多種印染工藝轉化為沉浸式體驗課,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哥哥姐姐們除了教我們寫作業,還帶我們做了手工,扎染、藍曬。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我很開心。”朵山村學生吉語潔的話語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今年朵山村有30多名孩子在家過暑假,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專門派出2名教師和9名學生,用非遺課堂、安全情景劇、青年藝術節等活動,既填滿了孩子們的假期時光,更解開了家長們的“心頭結”。

“孩子們在這個暑假收獲很多,同時也讓家長們放心,避免了下塘、下河去洗澡,同時也減輕了村里的負擔。”朵山村黨支部書記吉寧對此十分認可。

朵山村自古浸潤耕讀文化,因農民書畫聲名遠播,有著深厚的基層藝術土壤。這次合作,是院校專業力量與鄉土文化底蘊的雙向奔赴。

“朵山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鄉村,并且它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還有非常多的書法作品的儲存,我覺得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社會實踐的地方。”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教師李明瑛說。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向朵山村授牌,正式確立其為大學生實踐基地。雙方將圍繞“美育進鄉村”“藝術賦能教育”“文化振興工程”精準發力,開啟“人才賦能、校地聯動、多元協作”的鄉村人才振興新模式。(記者 黃珂嵐 實習記者 沈圓 通訊員 駱力軍 李嚴軍)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