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10月23日消息(記者 楊清 通訊員 田海忠 陳麗華)“多虧老專家們支招!今年110畝紫薯畝產達到了5000斤,總產值能超85萬元!”10月22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桃川鎮種植戶歐陽江春站在紅薯基地,望著滿地飽滿的紫薯,難掩豐收喜悅。

此前,歐陽江春的基地遭遇小象甲蟲害,眼看作物要受影響,他急得團團轉。縣農業領域“銀發專家”聞訊趕來,實地研判后提出“晚間無人機施藥”方案,不僅成功控住蟲害,還比傳統方式節省30%農藥成本。

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 (央廣網發 陳麗華 攝)

近年來,江永縣深挖離退休老干部“專業精、經驗足、威望高”的優勢,按其職業專長組建銀發人才服務團,400余名涵蓋農業、教育、文化、法律等領域的“銀發專家”,成為縣域發展的“智囊團”與“生力軍”,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中貢獻力量。他們不僅主動“揭榜掛帥”下沉基層,還聯動市級退休干部,形成“市縣聯動、專長互補”的服務格局。

“干了一輩子農業,知道農民缺啥。退休能接著幫他們,充實又有意義。”市農業農村局退休高級農藝師陽景愛,便是市縣聯動的參與者。今年以來,她多次隨江永“銀發團隊”下田,從水稻育秧到果蔬管理,把實用技術送到種植戶身邊。

在基層治理一線,“銀發力量”同樣亮眼。該縣瀟浦鎮溪嶺東苑小區曾因物業服務差、設施老化,物業與業主矛盾尖銳。退休老黨員何加忠主動請纓,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后,公開選聘新服務團隊,通過提質服務、下調物業費推進自治管理。如今,小區物業費繳納率達98%,矛盾糾紛降80%,訴求響應率100%,還結余近15萬元。

今年以來,江永“銀發專家”已開展各類服務38場,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00余個,化解鄰里、勞資等矛盾糾紛14起。歷年來,“銀發力量”通過傳幫帶方式,累計培育1200余名本土技術人才,其中345人成長為村級技術骨干,“銀發余熱”為縣域發展持續點亮新動能。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