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10月22日消息(記者 楊清 通訊員 田海忠 陳麗華)10月21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松柏瑤族鄉谷母溪村的芥菜種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連片的芥菜翠綠飽滿、層層疊疊,二十余名村民穿梭田間,手持小刀熟練收割成熟芥菜,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村民在采收芥菜(央廣網發 陳麗華 攝)

作為江永縣芥菜種植核心區域,松柏瑤族鄉擁有得天獨厚的種植優勢,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搭配綠色農肥,為高品質芥菜生長筑牢基礎。而芥菜本身“短、平、快”的特性更顯優勢,生產周期短、種植難度低、產量高,尤其適合輪作,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優選產業。

“今年種了20畝芥菜,品質特別好,預計畝產能到6000斤!”種植戶盧江平介紹道。據了解,芥菜自5月下旬左右開始即可種植,一年可種植三至四批,根據季節溫度高低不同,生長周期最短30天最長50天即可采收。農戶可在合作社的指導下,結合其他農作物生長周期,合理安排種植芥菜批次。這批芥菜采收完畢后,基地將立刻播種下一批冬季芥菜,充分利用冬閑田。明年春季,還會輪種其他農作物,實現“全年不休耕”。這種模式既避免了土地閑置,更讓種植效益大幅提升。

村民將芥菜打包裝運(央廣網發 陳麗華 攝)

產業發展離不開技術與模式支撐。松柏瑤族鄉一方面推動種植大戶發揮經驗優勢,廣泛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持續優化芥菜品質,如今當地芥菜已遠銷粵港澳大灣區,贏得市場廣泛認可。另一方面,通過“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技術支持等資源,推動芥菜種植向標準化、規模化轉型,既解決了周邊群眾就業問題,也為農戶增收提供了穩定保障。

近年來,江永縣以松柏瑤族鄉為示范,在全縣推廣輪作種植模式,實現“一地多收”。為助力模式落地,縣政府還出臺種植補貼、技術指導等配套政策,同步完善機耕道、水渠等基礎設施,切實降低農戶種植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在推動農業增效的同時,讓更多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