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邵陽10月22日消息(記者 楊清 通訊員 李建鋼 鄭秉武)近日,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15.9萬畝晚稻迎來黃金收割期,在各高標準農田示范片區,沉甸甸的谷穗隨風起伏,涌動起金色的稻浪,田間機聲隆隆、笑語陣陣,奏響秋日豐收樂章。
新寧縣15.9萬畝晚稻迎來黃金收割期(央廣網發 新寧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在金石鎮中長村的萬畝雙季稻示范片,種糧大戶劉建正駕駛聯合收割機進行晚稻搶收作業,伴隨著農機的轟鳴,金黃的稻穗被精準卷入機身,切割、脫粒、碎桿等工序一氣呵成,呈現出一派收獲滿滿的喜人景象。“我今年承包了560多畝地種植雙季稻,兩季總產量加起來有2500多斤每畝,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在飛仙橋萬畝雙季稻示范片,種糧大戶李海容正熟練操控著收割機,將剛收割的谷粒順著輸糧管道源源不斷倒入運輸車,隨即直接運往烘干車間。稻谷經篩選過濾后進入烘干設備,平均18小時便可完成烘干,有效解決了曬谷難的問題,確保稻谷顆粒歸倉。“今年我種了529畝雙季稻,通過烘干有效控制稻米的水分。我們可以對收割制定一個非常完善的計劃,同時還能幫助一些老百姓實現保產保收。”
在水廟鎮千畝雙季稻示范片,收割機正穿梭田間,搶收正酣,隨著一壟壟稻穗被收割入倉,農戶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種糧大戶張曙光在推進機械化作業的同時,針對農忙期間面臨的用工緊張等難題,積極吸納本地富余勞動力參與插秧、管護、收割等環節,實現產業聯動和共同致富。“我今年種植了1800多畝雙季稻,另外還種了100余畝油稻輪作,帶動周邊100多位村民務工就業,幫助大家增收近200萬元。等晚稻收割結束后,我馬上著手翻耕土地,為明年種植雙季稻做準備。”
據悉,新寧縣今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70萬畝,其中早稻14.7萬畝、晚稻15.9萬畝,總產量預計可達30萬噸。近年來,新寧縣深入踐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累計打造萬畝雙季稻綜合示范片5個、千畝示范片27個,持續提升糧食生產條件和綜合效益,為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