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婁底10月12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 通訊員 周偉華)“一條路承載著鄉村振興的夢想,一條路串聯起山色畫卷,一條路托舉起百姓致富的希望。”近日,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文紅為杏子鋪鎮X121農村公路代言。這條歷經13年精心打磨的公路,不僅是雙峰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標桿,更成為推動當地農文旅融合、實現鄉村振興的“主動脈”。
杏子鋪鎮地處雙峰縣東北部,坐擁漣水黃金水道,西接婁底城區,東鄰湘潭湘鄉市,是雙峰縣域東北部聯通外部的“交通節點”與“門戶窗口”。X121公路東起江口村桃花島,西至雙源村山斗沖地下黨支部舊址,全長15.66公里,巧妙串聯起杏子鋪鎮“水、陸、文、紅”核心資源 。
車在畫中行(央廣網發 周偉華 攝)
彩虹路:從交通線到風景線的蛻變
X121公路的蛻變始于2011年的路面硬化工程,初步解決了出行難問題;2019年,路面加寬改造提上日程;2024年,全面“白改黑”提質改造完成,同步配套建設招呼站、文化廣場、觀光平臺與游步小道。
如今的X121公路,黛色山巒倒映漣水,綠樹成蔭環繞路面,尤其是路面中央紅、黃、綠三色標線如彩虹般蜿蜒向前,不僅提高了行車安全性,更讓公路本身成為一道移動的風景線。
這種“彩虹路”設計蘊含實用考量:紅色強化警示,黃色引導視距,綠色呼應生態。沿線村民欣喜地發現,道路升級后,晨起鍛煉的人多了,傍晚納涼的老人孩子也多了,這條路不僅扮靚了鄉村,更“點亮”了村民的生活。
公路旁的花開正艷(央廣網發 周偉華 攝)
路產融合:從“土特產”到“金招牌”
道路通,百業興。X121公路的升級讓杏子鋪鎮的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
五色米產業帶頭人劉科良深有感觸:“老話說,公路通則百業興。對我們產業來說,公路就是無形的廣告。路好了,來的人多了,我們品牌的知名度自然提升了。”公路沿線已成為展示五色米產業的天然展臺,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參觀者和客戶。
據統計,公路升級后,沿線1萬余畝特色種養基地生機勃勃,五色米、黃桃等農產品年產值近1.5億元,直接帶動2萬余名村民就業。這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致富線。
路旅融合:從“過路地”到“目的地”
“四時閑居”民宿主人成愛民是水府廟水庫的上岸漁民,早年在長沙做面點生意,近年隨著水府廟旅游逐漸火爆,他回鄉創業,將自家院子改造成民宿。
“因為X121公路提質升級,我們的民宿、黃桃等產業這幾年發展變化很大。”成愛民向記者介紹,“民宿開業后,長株潭甚至深圳廣州的游客都來了,像五一、國慶這樣的假期,生意都很好。”他的黃桃基地每年能帶來約12萬元的收入,其中百分之三四十來自游客直接采購。
X121公路將山斗沖地下黨支部陳列館、雷打石風景區、水府廟國家3A級旅游景區、桃花島等核心景點“串珠成鏈”,形成了“一日游”“周末游”精品線路。“四時閑居”“漁船民宿”等20余家精品民宿集群崛起,讓曾經的“過客”成為停留消費的“游客”。
路通人和: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三分建,七分養”,長效管護是公路持續賦能鄉村振興的關鍵。杏子鋪鎮建立科學養護管理機制,確保X121公路環境整潔、設施安全;同時引導沿線村民主動參與愛路護路,形成“人人護路、路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
成愛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帶著弟弟和周邊兄弟一起發展民宿集群,計劃利用周邊小溪開發溯溪、采摘等項目,慢慢豐富業態。鄉村振興最終要靠農民自己發展起來。”這種內生動力正是X121公路帶來的最寶貴變化。
2025年3月,該鎮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攻堅消薄工作經驗在婁底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全市推廣,為同類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傍晚時分,X121公路上的三色標線在夕陽映照下更加醒目。沿線農家樂燈火初上,游客們品嘗著當地特色美食,討論著明天的行程。“之前政府幫我們銷售一部分產品,現在路通了,游客多了,我們的銷路更廣了。”成愛民的話道出了沿線村民的共同心聲。
這條公路不僅連接了地理空間,更打通了發展脈絡。正如雙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文紅所言,這條最美農村公路,正是雙峰縣以路為筆,在鄉村振興壯闊畫卷上書寫山鄉巨變的生動注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