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一工區老窖場林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迎來豐收,工人們穿梭林間,忙著采摘、裝筐、搬運、晾曬,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整個山林都浸透著豐收的喜悅。

工人們正在搬運靈芝(宋三龍 攝)

樹蔭下,一朵朵紫褐色的靈芝破土而出,形如云朵,色澤鮮艷,宛如藝術品,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每一朵都肉質勻厚、個頭飽滿,像精致的小傘,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藥香。廈門市惠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風赟帶著工人們查看靈芝長勢,教大家辨認成熟靈芝,傳授采摘訣竅。

吳風赟在傳授種植技術(宋三龍 攝)

吳風赟介紹:“眼下靈芝正值采收期,綏寧的環境、水質、土質和氣候,都特別適合靈芝生長。這里的靈芝含硒量高、密度大,個個爆粉,還不發霉。下一步,我們計劃在綏寧建菌棒廠,帶動國有林場和周邊有條件的農戶一起發展林下靈芝產業,朝著‘一株靈芝富萬家’的目標努力,為鄉村振興添把力!”

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總面積12800余畝,林地廣闊、森林覆蓋率高,氣候和溫濕度條件很適合發展林下經濟。林場經多方考察,引進林下草珊瑚和仿野生靈芝產業的成功經驗,采用間作套種、林下種植等模式,種起了草珊瑚和靈芝,把林業資源變成了兼具生態與經濟雙重效益的“聚寶盆”,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相融合的新路子。

綏寧縣寨市林場場長陸安江說,今年林場搞了兩個林下項目,一個是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一個是林下草珊瑚種植。預計這兩個項目能讓林場增收5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百余人就業。

工人們在晾曬靈芝(宋三龍 攝)

據了解,寨市國有林場從福建引進仿野生紫靈芝項目,種了200余畝林下靈芝。這不僅盤活了閑置林地,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解決了農閑時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拓寬了大家的收入來源,真正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農民致富的雙贏。自從林場搞起靈芝種植,當地村民吳楊翠就常來基地干活,在這里務工既能照顧家,又能增加收入,讓她每天都干勁十足。

小小的靈芝,正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黃金產業”,有效拓展了林下產業的發展空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宋三龍 向海 陶雯 海書山)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