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湖南省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一工區老窖場林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工人們正忙著裝運、擺放椴木菌棒,靈芝菌床空隙處,一排排香菇椴木菌棒整齊排列,靈芝種植基地又添新產業,一派生機盎然景象。

仿野生靈芝套種香菇(宋三龍 攝)

近年來,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昔日雜草叢生的山林里闖出一條生態富民路。

今年在草珊瑚、靈芝種植成功的基礎上,著力挖掘國有林和集體林資源潛力,深化“場企融合、聯農帶農”發展模式,投入資金21萬余元,又從福建引入仿野生椴木香菇種植技術,與靈芝套種,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間,提高了經濟效益。首批香菇一共40噸椴木,由廈門市惠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可連續采收4年,預計年收入為13萬余元。

工人們正忙著裝運、擺放椴木菌棒(宋三龍 攝)

從山林間的靈芝、椴木菌棒到規范化的種植基地,從村民家門口務工到村集體積累不斷充實,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林下經濟正實現從“單一種植”到“多元賦能”的蛻變。

“場企融合、聯農帶農”機制構建起了“種植+務工+技術”的全鏈條帶動體系,林下經濟種植基地架起聯農帶農橋梁,共同構成“山綠民富”的生態經濟閉環。林下仿野生中藥材、食用菌及其產品有效整合與開發,讓“山貨”變成“行貨”,逐步提高林下資源的經濟價值,并通過項目撫育、生產加工,項目帶動更多群眾實現穩定持續增收。

連日來,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西河村村民豐俊鵬在老窖場林下靈芝種植示范基地忙著裝運擺放香菇椴木菌棒,每天在家門口有200元的收入,干得特別賣勁,也十分開心。

寨市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唐芳艷 攝)

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形成草珊瑚、靈芝產業為主的中藥材種植新格局,食用菌種植為主的產業新思路,做足林下經濟發展新文章,將持續結合林藥、林菌林下經營模式,吸引游客到基地采蘑菇、賞花、采藥、學習種植知識等多種體驗活動,促進林下經濟旅游化,努力把林場打造成一流的集產、學、研、游于一體的現代林下種植示范基地。(宋三龍 唐芳艷)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