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省桂東縣青山鄉羅家村羅家組水毀堤壩修復現場,挖掘機轟鳴不斷,當地片長李運康,組長朱生強,鄰長羅遠標、周永祥帶領群眾清淤積、挖基槽、挑河沙、水泥、砌大石……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來,桂東縣堅持“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種短板”“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精神引領,落實湖南省委組織部在全省探索推行“三長制”(片長、組長、鄰長),充分激發“三長”聯系服務群眾潛能,著力解決“村(社區)以下組織體系不夠健全、上傳下達不夠暢通”等問題的安排部署,全力推進災后重建、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片長、組長、鄰長帶頭,群眾主動參與清淤勞動(胡晨欣 攝)

“三長”聚力 鄉村建設人人有責

桂東縣落實“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商量好”工作機制,在全縣各鄉鎮村選配好“三長”,集智聚力,杜絕“等靠要”思想,推進村務有序有效開展。通往青山鄉羅家村竹垅、嶺腦2個組的產業便道受洪災影響,多處路基倒塌,受損嚴重。

組長李積平與鄰長朱澤超、朱澤洋經討論決定,搶抓春耕到來之前,組織村民投工投勞修復便道。商定辦法,三人立即向片長羅麗芳匯報,爭取到鄉政府和村“兩委”30噸水泥及近萬元的挖機費用。

“我參與便道修復!”“我也參加!”竹垅、嶺腦兩個組的村民義務投工投勞,熱情高漲。

“馬上要春耕了,修復生產便道是好事,是我們自己的事。”嶺腦組村民李世龍說。

自修復工程開工以來,李積平、朱澤超和朱澤洋帶領20余名村民,恢復產業便道300余米,修復橋梁兩座。

截至目前,全鄉10余公里通組道路,6座小型橋梁,7公里水利供水管道等得到修復,節約資金120余萬元。

位于青山鄉宋家村的中藥材(崗梅)種植基地(胡晨欣 攝)

“三長”引路 產業發展人人參與

落實“三長制”以來,村里的致富能人、產業大戶不斷成為片長、組長、鄰長,他們做強做大自身產業,帶領群眾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為鄉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這片基地近1000畝,主要種植黃柏、崗梅等中藥材,接納近百位村民就業。”村民羅建懷既是中藥材種植示范戶,也是羅家組鄰長,他在流轉村民林地創建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的基礎上,帶動周邊10戶群眾共同發展中藥材產業,每戶農戶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0元以上。

青山是個林業大鄉,每戶均有林地近百畝。羅家村組長黃望雄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引領村民發展杉木種植、撫育、銷售,靠山吃山,穩定增收。

2024年,青山鄉種植黃柏、崗梅、厚樸、杜仲、石菖蒲等中藥材面積達2.6萬畝,年綜合產值達1.3億元。在“三長”的帶領下,青山鄉的中藥材、杉木、楠竹、油茶、茶葉、玉蘭片、香菇、蜂蜜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三長”賦能 基層治理人人點贊

片長負責聯系片區的信息摸排、文明創建、糾紛調處、應急處置、安全生產;組長負責村(社區)“兩委”安排的工作任務在組內的落實;鄰長負責聯系鄰內村(居)民,當好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安全防護員、文明示范員。“三長”發力,村民心齊,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近日,青山鄉組織片長、組長、鄰長及村民在羅家村鄧家組召開屋場會,擬在該組流轉土地30畝,種植中藥材石菖蒲。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土地流轉有收益,就近務工既能掙錢,還能顧家。”政策宣講讓鄧家組12戶農戶當場簽字同意。

另有1戶考慮土地流轉后影響入戶道路,猶豫著未同意。屋場會后,片長李運康、組長朱澤康、鄰長鐘愛芳再次走訪該農戶,當面解決農戶心中的顧慮。

片、組、鄰長入戶調解糾紛現場(崔健 攝)

家長里短,人間百態。2024年,青山鄉用好“三長”,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提供微服務300余次,解決群眾訴求110余個。人熟、地熟、情況熟的“三長”在鄉村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他們逐門逐戶上門走訪,宣講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易引發火災的危害,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火災發生。他們組織群眾開展逃命演練,在災難來臨時能科學應對,確保群眾生命財產不受損害。

鄰長入戶開展政策宣講(鄧福泉 攝)

“我們將繼續探索、創新‘三長制’,讓‘三長’在實踐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既是參與者,又是受益者,不斷激發‘三長’在基層治理中的新動能。”青山鄉黨委書記宋胡海表示。(郭建東 胡晨欣)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