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湖南省洞口縣漫山遍野的雪峰蜜橘逐漸著色、增糖、退酸,即將迎來豐收季。為了給雪峰蜜橘節一份特殊的禮物,洞口宋窯手藝人王周能與師父尹志軍攜手,進行工藝嫁接,“爆改”洞口宋瓷,創作出“雪峰橘頌”系列陶瓷杯壺,用獨具匠心的設計賦美鄉村,宣傳家鄉蜜橘文化。

師徒二人“爆改”洞口宋瓷(洞口縣委宣傳部 供圖)

景德鎮取經,讓宋瓷技藝與洞口好物融合

洞口宋窯工作室前坪,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一排排剛出窯的瓷器上,使其泛出通透而溫潤的質感。王周能戴著粗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茶壺新品,這是專為洞口蜜橘而設計的茶具,1個壺(蓋碗)加4個杯子的組合,周身配色橙黃綠交織,鮮活明快,再融入書法藝術,使其獨具韻味,完美融合了書法韻味與蜜橘形態,讓這套茶器既具藝術感,又滿含鄉土氣息。

“為了這次創作,我和團隊花費一個多月時間,查閱有關資料,走遍了景德鎮大小檔口,從中找尋靈感,經過與師傅們的探討,最終成就了這套雪峰蜜橘系列瓷器。”王周能拿起一只樣品,語氣里滿是對家鄉物產的珍視。自成功讓洞口宋瓷在現代窯火中重煥生機后,王周能一直夢想著要把洞口窯宋瓷技藝與洞口好物進行融合,為家鄉發展注入文化活力。

王周能此次與師父尹志軍的合作,源于一趟千里尋師之旅。為了這次創作,王周能遠赴景德鎮,拜訪尹志軍師傅。尹志軍也是洞口人,在瓷都江西景德鎮工作近30年,深耕陶瓷書法繪畫領域,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字非字”書法陶瓷藝術品牌。

盡管常年在外,他對家鄉的牽掛始終未減。當王周能上門拜師時,兩個生在不同年代的洞口人,當即決定跨界共創,爆改古樸的洞口宋瓷,讓其增添幾分“色彩”。

《橘頌》作品展示(洞口縣委宣傳部 供圖)

師徒傳匠心,讓古瓷再添一抹蜜橘新韻

創作過程中,師徒兩人經常凌晨一兩點還在商議設計稿,最終從《橘頌》當中提煉出“雪峰橘頌”主題,并確定以茶器為載體,舍棄陶土,選用純凈的瓷土原料創作。師徒兩人,一個寫瓷作畫,一個上釉燒制,很快讓陶瓷的溫潤與雪峰蜜橘的鮮活融合。

尹志軍說:“離開洞口幾十年,最難忘的就是小時候在橘園里吃蜜橘的場景。這次能把這份記憶畫在陶瓷上,解了我多年的鄉愁。”

“雪峰橘頌”系列文創陶瓷杯壺,是師徒二人鄉愁的寄托,更是洞口文化與產業融合的生動載體。杯身的蜜橘元素,既呼應著“雪峰蜜橘”命名的歷史榮光,也承載著產業蓬勃發展的希望。

2020年,在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洞口“雪峰蜜橘”的品牌價值已達9.39億元,近幾年正逐步攀升。這次師徒跨界共創的“雪峰橘頌”文創陶瓷作品,讓文化賦美當地農業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賦能。

目前,首批“雪峰橘頌”系列文創陶瓷已燒制完成,將參與該縣雪峰蜜橘品牌推廣季的專題展覽。王周能說:“下一步,我們將會把更多家鄉好物,融入洞口宋瓷的創作之中,讓洞口宋瓷被更多人知曉。”(來源:洞口縣委宣傳部)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