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海關發布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工程機械出口達25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6%。
2025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工程機械出口25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6%。通訊員供圖
這一穩健增長的背后,離不開長沙黃花機場海關與長沙自貿臨空區聯合推出的“組合式”監管創新賦能——該成果近日獲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2025年第8期刊發推介,以精準破解通關難題的制度創新,為長沙“工程機械之都”的出海之路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湖南重要的特色出口產業,工程機械出口曾受制于卡口識別不暢、多車運輸“壓車”、船期變動改單繁瑣等痛點。此次獲國家推介的創新舉措精準發力:通過設置“虛擬車牌”疏通臨時車牌識別堵點,以“一票多車”政策解決運輸校驗難點,用“預申報+實時改單”機制消除改單痛點,疊加綜保區“入區提前退稅”政策后,實現工程機械整體通關時間壓縮50%、每車物流成本節約300~500元。
如今,黃花綜保區已成為湖南工程機械出口新“主陣地”,2023年以來累計出口設備超4200臺(套)、貨值約50億元。僅中聯重科今年前三季度在此的出口總額便同比增長超1倍。中聯重科負責人介紹,經綜保區出口,海關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全面優化了通關環境。如制作通關專用號牌,解決了重裝車輛進出卡口困難的問題,進出時長從1小時壓縮至30分鐘。
長沙黃花機場海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更好地發揮黃花綜保區平臺功能和政策優勢,為湖南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貢獻力量。(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鄒苗 吳雅麗)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