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10月22日北京消息(記者 樊瑞)近日,以“世界變革下的未來之路”為主題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在上海舉行。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執委會主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表示,從長期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巨大,但短期中國承受著結構轉型帶來的陣痛。白重恩認為,當下應將提振居民消費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面對總需求不足的挑戰,增加政府的財政赤字成本相對低、收益相對大。

白重恩在論壇上發言(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發)

提高政府關注居民消費的動力

過去十幾年的數據顯示,居民消費中商品的消費比例下降,服務消費占比上升。白重恩表示,未來要做轉型,應該將提振消費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提振消費,在布置今年十項任務時,也把提振消費放在第一位,國家層面已有清晰部署。

“怎么實現這樣的目標?跟治理有很大的關系。”白重恩指出,現在各級政府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非常強,這跟地方的績效考核、指標有關。同時,地方的稅收也跟當地的投資、生產有極強的關系,但跟地方消費的關系比較弱。上述兩個因素都導致地方政府有更強的動力拉動投資,而對消費的關注度不夠。

他建議,應當讓地方政府有更強的動力來關注消費。首先在全社會的理念上,要更看重居民的消費。要推動社會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轉型,其中,居民消費是反映經濟高質量增長最好的綜合指標。

過渡期可考慮增加政府財政赤字

“一方面,要做好長期制度性的改革,讓經濟結構能更加合理,但過渡期又遇到非常艱難的挑戰,我們怎么設計好長期和過渡期的制度,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白重恩說。

白重恩指出,可以把當下的挑戰看成是一個機會,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增加政府的財政赤字成本相對低、收益相對大,能否在此階段大力增加政府財政赤字、以積極的財政政策解決過渡期的問題,值得思考。

編輯:朱麗霓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