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10月16日消息(記者汪曉青)44個“天窗”、170余小時連續奮戰,當青藏鐵路678號橋梁施工末端穿機口順利合攏,青藏鐵路格拉段江克棟至烏麗區間清篩任務于10月14日畫上句號。這也意味著全長15.746公里的青藏鐵路格拉段38座橋梁,首次機械化清篩施工正式完工,為青藏鐵路安全運營筑牢新防線。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之一,青藏鐵路格拉段身處高原腹地,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懸殊的晝夜溫差,列車震動與雨水侵蝕還讓橋隧設備頻頻出現道床板結、翻漿冒泥等問題,直接影響列車行駛的平穩與安全。過去,這些橋梁清篩全靠人工完成,不僅效率低下,工人還要承受高強度勞動,養護升級一直難有突破。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工務機械段組建專項團隊,四處取經設備廠商和兄弟單位,翻遍上萬頁資料、調試上百次參數,終于摸索出一套適合高原環境的清篩技術標準。2023年5月,團隊在青藏鐵路西格線湟源申中特大橋成功完成近3.8公里清篩試驗,為此次格拉段大規模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確保施工順利,團隊做足了準備:反復召開會議研判天氣、人機配合等風險,把安全措施細化到每一個環節;針對高原鐵路小半徑曲線等難題,一次次模擬推演優化方案;采用“一日一案”的精細化施工模式,清篩、補砟、搗固同步進行,讓高海拔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據了解,此次機械化清篩完工后,格拉段橋梁設備質量將顯著提升,青藏鐵路的通行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不僅讓列車行駛更安全平穩,更能為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