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10月15日消息(記者張海東 實習記者趙晶婷)10月14日,金秋豐收時節,作為全國唯一土族自治縣的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在丹麻鎮文化廣場精彩上演“大地起歡歌·豐景繪丹麻”2025年全國“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動。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趙晶婷 攝)

丹麻鎮緊扣全國“四季村晚”秋季“豐收”主題,以地域特色內容呼應品牌內核。每個節目、每件展品,都藏著丹麻的文化根脈和豐收喜悅。丹麻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李瑋琪在活動現場接受采訪時說:“舞臺上歌舞節目輪著演,舞臺下各村都把洋芋攪團、土族‘哈餾’、酩餾青稞酒、青繡、搟氈等特色擺出來供人欣賞和品鑒,不只是讓老手藝、土特產‘露個臉’,更是讓來的人把丹麻的味道、手藝和故事打包帶走,把一時的客流變成長久的回購,把豐收的喜氣真正變成群眾增收的底氣。”

“鎮里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通蔬菜冷鏈,48小時直達大灣區,下一步將結合盤繡、酩餾酒等非遺開發文創產品,讓村民‘糧袋子’更鼓、‘文化味’更濃。”此舉既彰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魅力,也為青海‘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提供樣本。”互助縣丹麻鎮新添堡村黨支部書記、新添堡村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嚴積春介紹道。

現場非遺展示(央廣網發 趙晶婷 攝 )

 活動現場“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氛圍濃厚。“賞鄉土風情·享鄉村好物”展示區里,非遺特產與民俗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土族盤繡、剪紙、香包等“指尖藝術”目不暇接,釀皮、焜鍋饃饃、甜醅、酩餾酒、洋芋粉條等“舌尖美味”讓人回味,搟氈、河湟彩繪等非遺項目的展示,既訴說著丹麻的匠心與豐饒,更是非遺傳承的鮮活載體。

互助縣級非遺項目焜鍋饃亮相展會(央廣網發 趙晶婷 攝)

“以前咱丹麻的酩餾酒、冷涼蔬菜,全是實打實的好東西,可惜‘藏在深閨無人知’。現在好了,借著‘村晚’這個大平臺,不僅能讓全國觀眾看見咱丹麻的寶貝,還能直接對接客戶!今年單說冷涼蔬菜,就賣了五百多噸,其中三百多噸更是直供香港,這銷售量以前想都不敢想!”嚴積春笑著說道。

本次村晚圍繞“傳統文化、民間藝術、青海民俗、村歌、村舞、村藝”六大核心,以文化傳承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突出群眾主體,村民自編自演節目,既滿足其娛樂社交等需求、豐富精神生活,又搭建文旅融合橋梁,提升村民幸福感與歸屬感。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