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決勝‘十四五’ 謀篇‘十五五’”濰坊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新聞發布會。會上,濰坊市商務局發布“十四五”期間濰坊對外開放取得的優質成果,持續開拓“十五五”全市對外開放新征程。
濰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地理區位優越、交通優勢突出,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十四五”以來,濰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梯隊,與蘇州、深圳、成都等10市共同榮獲國務院“推動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成效明顯市”督查激勵,獲評省推動外貿穩定和創新發展成效明顯市。
對外貿易增勢強勁,進出口實現新跨越。
“十四五”以來,濰坊深入實施“千企百展”境外市場開拓計劃,創新開展“濰企濰品出海”行動,全市進出口規模連續跨越2000億、3000億兩個千億級臺階,居全國大中城市26位,占全省比重提升1.9個百分點、達10.6%,年均增速17.1%,高于全國9.1個、全省5.8個百分點;新增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1722家,總量達到6869家;經貿網絡覆蓋218個國家和地區,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超2000億元,占比提升到57.7%;機電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占比提升14.6個百分點、達48.7%。大力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海外倉”發展模式,在32個國家和地區布局海外倉74個,獲批省重點培育的跨境電商主體27個、全省第2,“十四五”以來,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241%,今年1—8月超190億元,居全省首位。
對外合作擴面提質,鏈資源取得新突破。
實施外資“一把手”工程,組建企業走出去聯合會、企業家國際聯盟,舉辦濰坊與跨國公司合作對接會等系列國際對接活動,“十四五”以來,實際使用外資累計突破48億美元,59個國家和地區外商在濰坊新設外資企業641家,馬石油國際潤滑油公司成為濰坊引進的首家世界500強中國總部,全球工程機械龍頭卡特彼勒、世界碳材料領軍企業博拉集團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濰投資項目14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提升15.2個百分點、達56.8%。“十四五”以來,推動全市127家企業抱團出海,在3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企業143家,濰柴動力、潤豐化工被認定為山東省本土跨國公司,豪邁科技、海王化工被認定為山東省本土跨國公司重點培育企業。
開放平臺擴能提級,開發區釋放新活力。
“十四五”以來,全市新增省級開發區2家,省級以上開發區總數達17家,濰坊高新區連續兩年入選國家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綜合評價穩居全國前30、全省前3,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連續三年居全國前10、全省第1,高新區動力裝備、濱海區高端化工產業規模過千億,諸城汽車、坊子智能農機、臨朐鋁型材、保稅區高端VR等生產規模全國領先,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發展到26個,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以不到4%的土地面積,聚集了全市32.5%的規上工業企業、55.8%的高新技術企業,貢獻了82%的進出口額、87%的利用外資。
展望“十五五”,濰坊將錨定“走在前、挑大梁”,積極融入雙循環格局,廣泛開展國際經貿合作,在更大范圍配置資源,在更大空間謀求突破,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為全國、全省開放發展大局作出更大濰坊貢獻。(記者 姚雙玉 王輝 梁小童)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