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10月14日17時,我市秋糧已收獲255.64萬畝,秋收進度63.33%,其中玉米作為秋糧主力,已收獲234.19萬畝,秋收進度64.18%。
面對前期陰雨天氣給秋收帶來的土壤過濕、農機作業受阻等挑戰,濟南迅速構建“搶收+烘干+晾曬”全鏈條保障體系,全力推進秋收進程。農技專家也持續下沉田間,針對不同地塊墑情、作物成熟度提供“一對一”指導,幫助農戶優化收割節奏,最大程度降低陰雨天氣帶來的損失。當前,各區縣正抓住降水間歇期加緊作業,烘干、晾曬等后續環節同步推進,全力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氣象部門預報顯示,未來幾天濟南可能出現新一輪降雨,農業部門提醒農戶:結合近期天氣情況和田間生產實際,種植戶首先應搶抓成熟收獲,有條件地區,特別是機械能進地、履帶式收獲機械較多地區,建議成熟一批收獲一批,小散地塊還有發生倒伏的地塊,建議人工搶收;其次,對沒有完全成熟,特別是棒三葉和苞葉仍然綠色的地塊,可以適當晚收;三是要及時進行烘干晾曬,對果穗收獲地塊不管是裝籠還是裝袋,一定要做好通風晾曬,防止發熱霉變,影響品質;籽粒收獲的,一定要做好烘干再入庫;四是要注意做好排水散墑,要盡快通過淺翻旋耕的方式加速土壤水分散發;五是要注意保證播種質量,做好播期服從墑情、包衣拌種和適當淺播三點,寧可適期晚播、適當加大播量,也不要濕地早播,要做好藥劑拌種,堅決杜絕白籽下地。今年底墑充足,晚播小麥建議播種深度保持在3—4厘米,防止播種過深導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