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濟南城市發展集團負責保護更新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閩會館正式開館運營,這座會館文化中的瑰寶重現昔日輝煌,變身集文化體驗、社交互動和經濟合作于一體的復合空間。

浙閩會館位于黑虎泉西路,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在濟浙江福建工商人士集資修建,每逢節慶之日,浙閩官紳集聚于此,募捐事、祀神、會餐、戲劇演出,會館內保留眾多文人石刻文物。作為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會館建筑,1979年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浙閩會館原有一山門、二山門、戲樓、中殿、山門及東西配殿等附屬建筑,建筑群采用硬山頂與卷棚式結合的磚木石結構,高大雄偉,主體建筑多木結構雕刻,彩繪精細,但因歷史原因,雖經歷多次維修加固和局部修繕,但少數建筑損毀嚴重。

濟南市城市發展集團堅持“保護為先、合理利用”原則,在嚴格浙閩會館保護歷史建筑風貌的同時,科學優化內部空間功能,引入茶文化展示、傳統戲劇展演、商幫文化體驗、高端社交互動等特色業態,致力于打造集文化體驗、社交互動和經濟合作于一體的復合空間。

修復后的浙閩會館山門匾額熠熠生輝,木雕紋樣精美復原,整體風貌古樸典雅。會館內,極具浙閩地域特色的非遺文藝演出精彩上演,浙江越劇與福建閩劇的經典選段輪番呈現,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開館現場,濟南城市發展集團與山東省福建總商會、山東省浙江商會、濟南市溫州商會、濟南市福州商會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以會館為載體,整合浙閩兩省商幫資源,強化“浙閩魯”三地經貿文化紐帶,推動浙閩優秀企業、非遺老字號、文化產業資源落地濟南,助力濟南打造區域性文化貿易樞紐。

“新會館開館,我深有感觸,仿佛看到了前輩人在齊魯大地艱苦奮斗的身影,感覺更有動力了。”濟南福州會長陳煒表示,福州和濟南是友好城市,雙方經貿往來不斷,浙閩會館開館將起到“會客廳”的作用,為閩商、浙商、魯商共聚一堂、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濟南城市發展集團董事長殷光偉表示,浙閩會館不僅將成為聯結鄉情、服務鄉親的“精神家園”,更將作為推動產業合作與招商引資的“經濟紐帶”,真正實現社會效益、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未來,城發集團將攜手各方,常態化開展各類文化商貿活動,持續營造具有地域特色與時代氣息的文化氛圍,助力泉城文化繁榮與城市魅力提升。

浙閩會館的煥新開放,不僅延續了濟南的百年商幫文化,更開啟了本地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篇章,為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提供了示范案例,成為濟南深化區域協作、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陳晶)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