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7月以來,山東省持續深入推進違規電氣焊作業和違規施工專項整治,并將專項整治納入到全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各地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有效遏制事故多發勢頭,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專項整治中結合山東實際,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牽頭建設了“山東好焊”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平臺,以數字化手段推動電氣焊作業全流程精準管控,不斷筑牢安全防線。
全省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一張圖”
目前已有4.36萬家涉焊單位、16.8萬臺電焊機、17.9萬名持證焊工納入“山東好焊”平臺精準管控,日均活躍人數超1萬人次,推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手段對全省電氣焊作業進行監管,規范從業人員注冊管理、焊機摸底管控、作業監管審批、違規行為打擊等關鍵環節,實現“人、機、事”一體化管理。提高查違治違效率,提升規范作業和火災防范水平。
加芯賦碼,監管措施更精準
通過加裝物聯網芯片,賦專屬二維碼,為每臺電焊機建立唯一身份標識,通過“人、機、碼”三者相匹配,運用物聯網手段,實現電氣焊作業從“以人管人”向“以碼管機、以機管人、以智管焊”轉變,持證焊工掃碼開機,無證人員無法開機,從源頭上杜絕無證作業行為,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記錄持證焊工掃碼開機1305萬次,攔截未認證掃碼5.8萬次。作業過程實時上傳平臺,精確記錄作業設備、人員、位置、時間等信息,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各級執法人員應用“山東好焊”平臺查實電氣焊作業違法線索35件。
風險預警,危險因素早感知
“山東好焊”平臺應用大數據設置風險預警模塊,對特殊時期動火、證書臨期、證書到期、疑似改裝焊機、遠距離掃碼作業、焊機異常作業等6種情形進行預警提醒,推送至各級監管人員,對各類風險預警及時核實處置,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處置風險預警23.95萬條次,助力“事前預防”,降低作業風險。
臨工市場,供需關系促匹配
為滿足市場零散電氣焊用工需求,“山東好焊”平臺聚焦企業電氣焊用工需求和焊工就業需求,開發了臨工市場功能,企業認證后可發布招聘啟事,持證焊工認證后可投遞個人簡歷,鼓勵社會單位主動選用有證人員,讓有技術、懂安全的持證焊工能夠及時對接到用工需求,進一步壓縮無證作業空間。
應用“山東好焊”加強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是從根本上提升電氣焊作業風險防控能力的創新之舉,是管控電氣焊作業風險的治本之策,“加芯賦碼”后電焊機的操作流程更規范,對企業和作業人員都有益處。各級要依托智能化監管手段不斷完善動火作業相關制度和流程,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國務院安委會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專項整治。作業期間應嚴格做到“六必須”:
1.必須清理周邊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質,動火作業區域與其他區域必須進行有效防火分隔;
2.必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
3.必須在現場設置警戒線或者安全標識;
4.必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
5.必須避免與具有火災、爆炸風險的作業產生交叉;
6.必須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全過程監護。
作業結束后應當進行現場復查,確保無火災危險后,方可離場。現場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在發生初起火災時,要立即報警,組織撲救,并及時疏散人員。(來源: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