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0月21日消息(記者 沈梅)秋染賢城,詩韻重陽。10月29日下午,“奉讀詩書 賢匯經典”中華經典誦讀大會(第三季)上海站總展演將與奉賢區“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同步啟幕,在上海市奉賢區海灣鎮奏響經典與傳承碰撞的文化樂章,瑯瑯書聲將串聯文化傳承與敬老溫情,為秋日賢城注入厚重而鮮活的文化活力。

經典IP升級,續寫傳承篇章

作為教育部、國家語委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核心品牌,中華經典誦讀大會斬獲中央網信辦“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等殊榮,目前已走過兩季輝煌歷程:第一季報名超10萬人次、全網觸達5億人次;第二季逾30萬名誦讀愛好者參與報名,全網活動參與人次突破1億3000萬。

第二季上海站啟動儀式落地徐匯區時,不僅實現2000萬全網訪問量、260萬直播觀播量的傳播成效,更巧妙聯動徐匯衡山路歷史風貌區、徐家匯商圈等文旅資源,讓經典誦讀走出舞臺、融入城市公共空間——路過的市民駐足聆聽,游客伴著詩聲打卡街區,這種“文化+場景”的融合模式,為徐匯區文商體旅融合發展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動能,也讓經典文化更貼近群眾生活。

2025年第三季大會全面升級“全民參與、共享經典”模式,自4月22日全國啟動儀式舉辦后,上海地區的報名熱情迅速蔓延開來。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紛紛響應參與,形成全民共赴經典誦讀的熱鬧氛圍。

本次第三季上海站總展演中,大會的傳承與聯動特性將充分展現。展演中,不僅會為中華經典誦讀大會(第二季)獲獎代表頒獎,還會呈現第二季獲獎選手與第三季選手連誦的《重陽詩韻》。本季眾多選手也將在展演中嶄露頭角:開場節目將由學生選手代表合誦,彰顯經典的時代活力;最后一個節目則由樂齡組選手代表群誦,用從容聲線詮釋歲月沉淀的智慧。

“我們的節日”經典與傳承共振

此次,誦讀大會活動落地奉賢絕非偶然。這座蟬聯“全國文明城區”的“賢城”,始終以“賢德文化”為根脈,此前已通過“育賢美家風 建文明之城”等活動深耕傳統文化傳承。誦讀大會落地奉賢,恰是中華經典 IP 與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實踐底蘊的雙向契合。

作為奉賢區“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年度重頭戲,本次展演將重陽“敬老孝親、登高望遠”的文化內核融入每一個環節。從《重陽詩韻》里“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親之情,到“奉賢金婚?家風傳承”環節,金婚夫婦身著盛裝走上紅毯的相守溫情,再到《老有老的驕傲》中對老年生活的贊頌,傳統文化與節日情感實現了深度共鳴。

此外,展演現場不僅將有奉賢原創作品傳遞家風文化,還有奉賢區南橋鎮情景劇《與妻書》。該劇以入選首批“上海市珍貴紅色檔案名錄”的沈志昂家書改編,以紅色記憶喚醒家國情懷。這些節目讓經典走出書本,讓節日浸潤人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激活傳統,讓“我們的節日”真正成為承載文化內涵、貼近群眾生活的重要載體。

名家云集助力,聲傳全國展賢城風采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央廣網與奉賢區委宣傳部主辦,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提供藝術指導,權威陣容為活動品質保駕護航。上海電影譯制廠一級演員丁建華將誦讀《祖國啊親愛的祖國》,以深情聲線傳遞赤子之心;上影演員劇團一級演員趙靜領誦《老有老的驕傲》,勾勒豁達人生的從容質感;表演藝術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宋懷強帶來的《可愛的中國》,將紅色信仰與家國大愛融入誦讀;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一級演員劉家禎誦讀的《誡子書》,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對接家風傳承;教育部語用司、國家語委經典誦讀工程全國專家、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創作中心副主任孫遜將解讀《散步》中的尊老愛幼美德,力量之聲組合成員王志達則以聲樂演唱《如愿》,用歌聲傳遞代際傳承的感恩之情。

活動將通過央廣網直播,后續還將推送優秀誦讀作品,讓上海奉賢的文化實踐走向全國。10月29日,讓我們相聚海灣之畔,在經典誦讀中感受文化力量,在重陽氛圍中體悟傳統美德。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