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太原11月2日消息(記者張潔 見習記者張晉鵬)11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大同市產業投資完成284億元,同比增長21.2%。

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強介紹,目前大同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積極推動煤礦改造升級和產能優化,國電湖東、同熱三期兩個2×100萬千瓦煤電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煤項目即將開工,預計3個項目總投資240億元以上,未來2~3年全市發電量將由現在的550億度提高到1100億度。

新興產業方面,重點是圍繞“四大賽道”,培育新動能。特別是新能源、算力、農業、文旅產業目前發展勢頭非常好。新能源產業,正在聚焦“源網荷儲一體化”,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規劃形成了“風光水儲地氫”多元布局;儲能方面,實施了渾源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時代等一批重點儲能項目,涵蓋電化學儲能、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飛輪儲能等多種儲能類型;儲能裝備制造方面,吸引陽光電源、海博思創、國瑞協創等全國龍頭企業落戶大同,現已建成并網獨立儲能項目4個32萬千瓦,裝機規模全省第一。

大同從2018年首次引進秦淮數據項目開始,已成功引進秦淮、中聯、京東、抖音、山西秦云基礎等5家全國數據中心龍頭企業,累計建成標準機架約23.4萬架,投運服務器55.8萬臺,預計今年用電量將突破40億度。全面加快大同能源優勢向算力優勢轉化,努力推動產業形態由“瓦特”變“比特”,經濟增長方式由“輸煤炭、輸電力”向“輸算力、輸服務”轉變,加速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環首都核心算力城市。

張強表示,大同聚焦“文化古都、清涼夏都、美食之都”的基本定位,以云岡石窟、恒山懸空寺、大同古城等龍頭景區為載體,加快推動建設“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和“國際旅游熱點門戶城市”;以雕塑、古建、收藏、展覽等藝術形式為主體,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的“博物館之城”;以音樂、書畫、戲劇、影視、演藝等業態為支撐,加快建設藝術家云集的“文化藝術之城”;以業態融合為路徑,加快建設集溫泉療養、休閑度假、民宿體驗、科普研學于一體的“休閑康養之城”;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接待服務,提升旅游舒適度和游客滿意度,加快建設“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