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萬榮縣成功入選二〇二五年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典型案例

從農及商 “破繭”領跑

9月24日,全國縣域商業創新發展交流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會上,商務部發布2025年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典型案例,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榜上有名。

近年來,作為農業大縣的萬榮縣立足縣域實際,以重塑三級流通體系、完善電商銷售體系、升級多樣消費體系為重點,著力打造城鄉需求提升、供給提升,線上擴容、線下擴能的縣域商業體系,以縣域商業創新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重塑三級流通體系 實現“上得來,下得去”

金秋萬榮、秋高氣爽。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國際交易服務中心統倉共配中心忙碌依舊,快遞網點在這里高效整合,實現集中分揀、統一調度、高效配送;鑫財源物流園區等倉儲物流中心,智能分揀設備飛速運轉;玉泉物流園區,多輛無人快遞車忙碌穿梭……

一幅幅生動畫面為農業大縣織就無形的“保障網”,體現著縣鄉村三級流通體系的發展成果。

流通體系,是連接城鄉的“無形通道”。自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以來,萬榮縣通過拓網、建市、強點,在多領域、多層次重塑縣域流通體系,實現了縣域商品“下得去”,農村產品“上得來”。

“拓網”即拓展三級流通網絡。在縣級,建設萬榮縣快遞物流統倉共配中心,實現統倉共配、商貿物流集散、智慧倉儲平臺等功能,配備無人生產線、快遞車等,實現科技化、無人化、網絡化;在鄉鎮,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其功能集農產品集散交易、批發零售、倉儲配送、快遞物流等功能于一體,擴大農村消費,推動農村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在農村,改造提升“夫妻店”、便民店,全縣村級便民商店達到523家,覆蓋率100%。

“建市”即建設專業交易市場。在萬榮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建設占地129畝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國際交易服務中心,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在蘋果主產區,建設果品冷鏈物流中心,實現果品儲藏、分揀、包裝、銷售一體化服務;在中藥材主產區,建設中藥材展示交易集散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中藥材收儲銷售、產地加工、市場信息發布、交易服務;在香菇主產區,建設香菇綜合交易市場,打造集生產、加工、交易、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市場,推動香菇產業全要素提升、全鏈條發展;在桃果主產區、小水果主產區,建設桃果批發市場、小水果商貿中心,推動萬榮桃果、小水果產業提檔升級。目前,該縣共建成農產品專業批發交易市場142個、商品交易市場5個、中藥材交易市場6個,實現所有農產品品類、區域、功能全覆蓋。

“強點”即強化冷鏈倉儲設施點。重點撬動縣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農場、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等三類市場主體投資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103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庫容量達到53.3萬立方米。

萬榮縣委副書記、縣長儀天亮說,萬榮在多個領域建成多功能、立體化、鏈條式的流通體系,打通了縣域、鄉村商品流通的“大動脈”和“毛細血管”,在倉儲物流交易等方式上實現了新躍升。

完善電商銷售體系 實現“走得出、賣得好”

在萬榮縣現代果業綜合服務中心,運城市楊愛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貝貝正關注著屏幕上跳動的物流數據——剛采摘的水蜜桃經分揀、包裝,正通過冷鏈車發往周邊城市,系統顯示“最快訂單2小時08分送達”。

這個“00后”“創客”,在互聯網領域,正帶領團隊用數字化為萬榮新農村發展注入鮮活動能。從萬榮田間地頭新鮮產出的高質量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的一個個“云端”,走向全國各地。

互聯網經濟被稱為“云端上的經濟”,只有相對成熟完善的市場銷售體系,才能讓城鄉群眾最大程度獲利。萬榮具備良好的電商基礎,全縣大力整合現有各類資源,創建了五種市場銷售模式,打造出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萬榮模式”。

一是“出口平臺+電商”模式。該縣是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現有具備出口資質的果品企業、合作社15家。依托這些資源,該縣對內加強農戶標準化種植生產、運營管理,組織縣內農業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會,進一步打開國外高端市場,并借助阿里巴巴國際站等跨境電商平臺廣泛開展相關業務,助力萬榮果品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3萬噸。

二是“產地市場+電商”模式。建成大中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26家、田間交易市場57座,遍布全縣14個鄉鎮,年交易果品量達32萬噸。產地市場與縣內眾多電商微商強化合作,有效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提升了農戶與市場對接能力,提高了農產品流通效率。

三是“冷鏈物流+電商”模式。全縣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全縣年果品冷藏保鮮量達60.2萬噸,其中蘋果冷藏占比達79.4%,蘋果清庫后其他水果預冷占比20.6%,全縣果品的低溫處理率達到63.1%。目前,全縣已有80余家果庫在抖音、淘寶、拼多多等平臺開設了電商店鋪,探索線下和線上相結合模式,效果明顯。

四是“龍頭企業+電商”模式。積極引進國內知名的農產品銷售企業,目前,國內領先的果業數字化智慧供應鏈綜合性企業陜西自然搭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落地該縣,建成萬榮數農中心,運營以來收儲并通過網絡銷售蘋果5000余噸;鵬凱果業、宏祥果業等龍頭企業與電商合作,日發件量最高達1.5萬件,帶動蘋果等農產品銷售3000余萬元。

五是“鄉村e鎮+電商”模式。該縣漢薛鎮被評為全省優秀鄉村e鎮,總投資2.2億元,以蘋果、桃、柿餅、香菇、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銷售為主。截至目前,漢薛鎮鄉村e鎮共新增市場主體73個,網絡銷售額2.4億元。

萬榮紅富士蘋果、果木香菇……這些特優農產品通過互聯網獲得一波又一波巨大“流量”,在市場上“走得出、賣得好”。目前,全縣每年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農產品超8萬噸,年銷售額達8.4億元,帶動全縣10萬余人受益。

升級多樣消費體系 實現“轉得快、做得大”

走進萬榮商業區錦里芳華古街,濃濃的漢唐古建風撲面而來,現場演示的效果圖美輪美奐。項目負責人李繼忠介紹,古街臨河靠水、宜商宜居,是萬榮縣升級消費體系、打造消費新場景的重要項目;

里望鄉商貿中心兼備農產品交易、快遞物流送達、購物休閑娛樂等功能,成為全鄉鎮人流最多、功能最全、消費最活躍的場所;

……

萬榮縣以大項目為引領,以便民服務為著力點,以品牌價值提升為依托,多樣化打造消費場景、升級消費體系,讓資金轉得快、企業做得大、群眾得實惠、經濟快發展。

以重大項目為引領。在飛云樓文化產業園建設中,萬榮縣充分利用通用機場落戶萬榮重大機遇,引進并配套開工建設了香江廣場、希爾頓花園酒店、全季酒店、肯德基首店、錦里古街等一大批檔次高、帶動性強的商業項目,提升消費層級。支持商貿流通企業設立貿易總部,萬榮易家生活購物廣場和榮河“1+1”超市在運城市累計投資建設50余家大型商超,實現市縣兩級統一管理、集中配送,打造商貿流通領域的“萬榮名片”。積極引導山西亮鑫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宏祥果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股改掛牌,助推服務業提質增效。

以便民服務為著力點。打造香江小吃街、榮河路兩條高標準餐飲街,全面提升居民消費品質。打造主題鮮明、亮點突出、功能互補的財富步行街、夜市一條街等特色商業街區,培育特色“名街區”;以“居民出家門步行5分鐘到達便利店,10分鐘到達超市、餐飲店,驅車15分鐘到達購物中心”為目標,配置10個社區便民“微商圈”。萬榮易家超市發展社區便民網點13家,滿足居民便捷、時尚、特色、放心的消費需求,發展社區“微商圈”;圍繞笑話廣場、體育場等人流量較大的聚集區,設置固定攤位260個。集合萬榮特色美食、妙趣夜市、傳統美食、品牌飲品、潮流美食、兒童游樂等復合型業態,打造“都市霓虹 煙火萬榮”北解休閑美食廣場,助推全縣“夜經濟”全面開花,激發城市“煙火氣”。

以品牌價值提升為依托。蘋果和香菇是萬榮縣農業兩大支柱產業。連年來,該縣通過線下參加大型會展活動,線上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播帶貨等形式,推薦“萬榮蘋果”品牌,果品出口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萬榮蘋果”榮獲首批“山西標準”標識,萬榮縣獲評“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萬榮蘋果”2025年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47.54億元,位列全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第29位。萬榮年產果木香菇4000萬棒、鮮香菇4萬噸,年產值3.5億元,帶動農戶增收超過1.2億元,香菇產業規模穩居全省第一。

萬榮縣委書記王飛說,萬榮是農業大縣,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離不開一個“農”字。下一步,萬榮縣要繼續在農產品加工、開拓農產品高端市場上下功夫,提升附加值,讓商業體系建設惠及更多城鄉群眾。(記者 陳永年 特約通訊員 馬逢春)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