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的田野本應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但連日來的陰雨天氣卻讓秋收按下了“暫停鍵”。部分無勞動力或弱勞動力的農戶望著集中成熟的玉米地發愁,豐產的喜悅被“豐產難收”的焦慮取代。為此,方山縣委、縣政府迅速行動,組織統籌全縣駐村幫扶單位和干部,組建“雙搶一保”志愿服務隊,以實際行動助力秋糧搶收工作。

在圪洞鎮潘家坂村的玉米地里,身著紅馬甲的駐村干部與志愿者們正俯身勞作(方山融媒供圖)

“咔嚓、咔嚓……”在圪洞鎮潘家坂村的玉米地里,身著紅馬甲的駐村干部與志愿者們正俯身勞作。他們熟練地撕開層層苞葉,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應聲落入手中,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透了衣衫,卻無人停下手中的動作。田間汗水與塵土交融,歡聲與笑語交織,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秋日田野間串聯起一幅溫暖而動人的豐收畫卷。

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秋日田野間串聯起一幅溫暖而動人的豐收畫卷(方山融媒供圖)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潘家坂村第一書記南盼盼擦著額頭的汗水說。連續降雨導致土壤濕軟,大型機械無法下地,人工搶收成了唯一選擇。“今天天氣轉好,我們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為村里老百姓搶收農作物,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玉米歸倉,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農戶劉繩柱剛做完手術,無法下地干活,眼看著玉米被雨水淋倒在地,急得整夜睡不著覺。他站在田埂上,看著地里忙碌的身影感慨道:“我正愁這地里的活怎么辦,工作隊就來了這么多人幫我掰玉米。看著他們,我這心里熱乎乎的。”

搶收間隙,干部們還與農戶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從“今年玉米能賣多少錢一斤”到“家里還有啥困難”,句句問到心坎上。他們鼓勵農戶:“有黨的好政策托底,加上咱們自己肯干,往后的日子一定會像這玉米一樣,越來越飽滿!”

黨員干部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村民的燃眉之急(方山融媒供圖)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農戶秋收實際情況,動員更多黨員干部下沉一線。”郭笑笑表示,要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村民的燃眉之急,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夕陽西下,歸倉的玉米裝滿糧屯,紅馬甲的身影漸行漸遠,但田埂上那句“有困難,找黨員”的承諾,卻隨著秋風,深深烙進群眾心間。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掰下的是沉甸甸的玉米,拉近的是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守護的是為民服務的赤誠初心,黨群同心繪就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來源:方山融媒)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