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大同新榮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模式,通過因地制宜劃網格、以上率下進網格、共駐共建優網格,堅持以“服務居民、凝聚人心、優化治理”為宗旨,建立健全“服務陣地、制度機制、保障激勵”三個體系,切實提升社區網格治理能力和效率,有效破解基層治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實現基層治理從粗放向精細、被動向主動、分散向集中的轉變。
夯陣地暖心。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群眾體驗親民化”原則,整合利用機關企業辦公用房、小區物業用房、閑置房屋以及各類服務型場所等資源,通過租用改建、聯合共建等方式,建設11個小區黨群服務站,確保網格服務有陣地、群眾辦事有去處。黨群服務站設置了黨群活動、議事協商、便民服務、矛盾調解等功能區域,為居民提供針對性、精準化服務。位于主要街道路口的文苑小區黨群服務站,為環衛、交警和接送學生家長提供多樣化服務,幫助8位家長解決學生放學臨時托管等問題。
建機制提效。聚焦網格服務群眾“前沿陣地”的功能定位,通過梳理相關法規文件、結合實際篩選歸并、部門聯動會商、征求“老網格員”和居民意見、上報備案等程序,編制形成了涵蓋日常巡查、走訪入戶、宣傳政策、便民服務、調解糾紛等5個方面19項網格事項清單。同時,完善小區黨組織書記、網格員等工作人員職責,建立健全網格事項準入和信息收集處置、內外協同聯動、網格員評價考核的“1+3”制度體系,進一步理順管理機制,確保網格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強激勵保質。將社區工作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全力保障每個社區每年15萬元的運轉經費;為每個小區黨支部配套2萬元黨群服務站建設經費;列出部分黨費用于支持小區黨群服務站提檔升級;推選4名優秀社區工作者為“兩代表一委員”;將18名優秀網格員納入社區“兩委”后備力量進行培養;將社區工作者列入各類培訓班范圍,分批次組織參加心理健康、應急處置、矛盾調解、技能提升等方面培訓6場,努力為網格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張選)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