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財經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劉金蘭做客央廣網天津頻道《立德樹人啟航新征程——2023天津教育巡禮》訪談欄目,分享近年來在面向新時代培育新型財經人才過程中,天津財經大學探索實踐的創新育人模式及取得的進展。

劉金蘭介紹說,天津財經大學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財經大學之一,校園占地近1400畝,全日制在校生超1.6萬余人,是以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為主干,兼有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多學科門類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也是天津市屬重點大學和我國北方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天津財經大學校園(央廣網發 天津財經大學供圖)

對標數字時代 培育“信息素養”

當說起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劉金蘭介紹道,天津財經大學積極對標數字經濟時代需求,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財經人才核心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面對以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為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天津財經大學倡導“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為抓手,著力塑造財經人才核心競爭力,并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打破傳統學科界限,通過培養新財經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天津高質量發展。

從2017年開始,天津財經大學聯合40所國內財經高校建立橫向調查網絡,連續開展學情調查,通過對學情調查的結果分析,發現學生在數字基礎、量化分析能力、書面表達、解決問題能力、信息收集方法等五個財經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鏈”的關鍵環節上存在薄弱之處,于是天津財經大學連續多年持續探索教學創新,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2019年,學校明確將“新時代財經數字人才”作為人才培養核心目標,將數字知識、數字技能、數字交流協作、數字問題解決和數字倫理道德作為數字素養與技能的五大“培養域”,全面啟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其中,將“信息素養”設為全校本科生通識必修課是天財獨具特色的探索,也是信息社會特有的教育實踐。

為了上好這門課程,學校建立了高水平的師資團隊,并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和專業特點設計了個性化的教學案例,使學生能夠將信息素養融入專業課學習之中。除此之外,競賽活動對課堂教育模式起到了促進作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使競賽活動成為信息素養教育環節中一個重要的學習效果檢驗平臺,助推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從2017年起,天津財經大學連續多年舉辦或參與全國財經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取得了突出成績。大賽迄今已舉辦5屆,累計50余所財經高校的3萬多名學生參加,推進了信息素養的概念和技能融入全國財經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共享能力。

教師在多媒體教室講授數據分析內容(央廣網發 天津財經大學供圖)

創新教學模式 探索“異步課堂”

說起天津財經大學在育人模式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劉金蘭表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涵蓋課程體系調整、教師能力提升、教學場景重構、教學方法革新、育人實踐創新等多個領域。為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天津財經大學將“導謀引動”作為運作機制,即學校“導”、專業“謀”、教師“引”、學生“動”。在這個機制中,天津財經大學分別賦予學校、專業、教師、學生不同的職責,有效處理了校院兩大層級和師生兩大主體的關系,實現了校院師生協同聯動,并由此探索出“學、賽、練”一體化育人模式,保障下好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先手棋”。

同時,天津財經大學隨著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逐步形成了“異步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線下實體課堂布置任務,以數字教學平臺為依托,學生課下完成任務,在任意時間直播展示、上傳平臺,師生通過觀看回放評價任務完成情況。通過實踐,“異步”課堂教學具有交互性強、可視化程度高、個性化展示突出、過程可回溯等多方面優點,改變了傳統課堂重知識傳授輕素養訓練、重教師授課輕學生動手、重學業結果輕學習過程、重被動灌輸輕自我管理的一系列弊端,是基于學校財經人才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目標,圍繞兩性一度“金課”建設進行的一場教法、學法的改革。

老師課后為學生答疑(央廣網發 天津財經大學供圖)

發揮學校優勢 服務區域發展

“近期,天津財經大學先后成立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研究院和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繼續瞄準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科技與教育融匯發展,服務天津市委‘十項行動’,數字經濟的國家戰略等持續發揮我校優勢學科和專業力量。”劉金蘭說道。

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研究院依托校內外優勢資源,聚焦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價值鏈融合,面向廣大教師及學生發布課題指南,進行有組織科研,打造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端智庫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目前已經被教育部批準設立數字經濟、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兩個專業,未來將主動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提升數字經濟時代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多學科協同創新為主體,致力于培養復合創新型數字化財經人才,促進學校整體本科專業結構布局優化,完善學校高質量人才培養專業體系,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新提升,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重大戰略需求和天津市“十項行動”。(黃娜)

編輯:韓雨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