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35歲的毛福新除完成個人教學任務外,還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們抓緊調試新開發的智能車,以備戰今年暑期舉行的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作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實訓教師、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毛福新除完成課程教學工作外,還堅持每年帶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
“比賽考驗參賽選手設計方案能力、學科交叉知識的靈活運用、材料的精準選擇以及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毛福新說,他上學時曾切實感受到參加技能大賽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所以他積極推進賽課融通,以技能大賽為抓手,為學生打造可以實現理想、展示風采的平臺,培養其成為高素質技能工匠人才。
“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毛福新說。這些年,利用帶學生參與創新競賽,毛福新不斷鉆研熱門技術、提升技能水平,多次參加技能提升進修,廣采他山之石,潛心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自制單片機實訓教學平臺90套、編寫單片機實訓教材1套,申請教改項目2項,自制設備年均培訓1200人、教學工作量年均1100學時。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17級學生侯士棟曾跟隨毛福新備戰2020年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當時因疫情無法留在學校,毛老師租了塊廠房里約40平方米的空地,帶我們鋪上賽道繼續調試智能車。”侯士棟說,他們耐住寂寞、冒著酷暑和蚊蟲叮咬,每天沉浸在調試和思考中,一次次推倒重來,一次次驗證修改……最終獲得當年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一等獎,比賽中的磨練也助力侯士棟今年成功考取碩士研究生。“我以后會從事研發創新工作,把毛老師敢拼、不服輸、不安于現狀的工匠之心繼續傳遞下去。”侯士棟說。
近年來,毛福新指導的學生獲得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一等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帶出了許多“金牌選手”。(記者 姜凝 谷岳)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