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14日消息(見習記者韓雨晨 實習生代伊夢)2023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韓曉芬表示,聽了報告后她感觸良多,獲益匪淺,作為來自衛生健康領域的政協委員,應嚴格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以身作則,為守護人民健康貢獻力量。

天津市政協委員韓曉芬(央廣網發 褚夫晴 攝)
韓曉芬建議,應充分發揮19項“健康天津”行動的作用,給市民創造知識可及的環境,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健康技能。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國對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對此,韓曉芬告訴記者,“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倡廣大市民做好自身健康的守門人,特別是臨近春節,我們將借助新媒體渠道以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推出有關健康行動的養成、健康飲食、文明生活方式等一系列舉措,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小環境筑牢疫情防控社會大防線。”
對于未來的工作重點,韓曉芬指出,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將貫徹“四個建設”:第一,完善“健康天津”19項行動,特別關注健康素養、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等問題,并按照疫情防控的重點,及時調整相關內容,做好統籌、有序推動工作;第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決貫徹中央及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堅持天津戰術和天津打法,最大限度地守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并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從原來的“防感染”轉變為“保健康”“防重癥”,同時以“健康天津”建設為抓手,保證醫療秩序的有序推動,做到落實落地;第三,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強化醫療衛生供給,提升醫療資源的供給水平,2023年,天津共有包括第三中心醫院東麗院區、天津市人民醫院擴建三期工程項目在內的7個建設項目,各項目將最大限度地保證供給,優化分級診療,實現一方協同,上下聯動,特別對于基層基礎的標準化建設,要增強醫療服務能力;第四,完善健康體系的聯動機制,健全醫保、醫療、醫藥的“三醫聯動機制”,建立藥品耗材的應急機制。
韓曉芬表示,健康天津的藍圖已經繪就,把藍圖轉變為現實需要居民自身、家庭、社會、政府充分發揮各方責任,實現“四方聯動”,做到同心、同向、同力。廣大醫療工作者應進一步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和職業精神,貼近民生工程,寫好衛生健康的答卷,切切實實當好人民健康的守門人。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