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21日消息(記者褚夫晴)“這個月的‘車網互動’活動我都參與了,提前到充電站點設置充電時間,價格便宜,還能得優惠券,我們(網約車)群里大伙兒都特別關注,下次有這類活動還參加!”家住天津市西青區的新能源網約車車主季先生說。
國網天津濱海公司工作人員在濱海于家堡雙碳創新充電站檢查充電設施(央廣網發 國網天津電力供圖)
近日,天津市首次“車網互動示范月”活動圓滿結束。這次活動由天津市發改委指導,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牽頭組織,通過聚合充電樁資源,實現了在削峰和填谷場景下的分鐘級響應能力分別達到137.4兆瓦和139.7兆瓦,相當于為電網接入了一個百兆瓦級的“充電寶”。
“本次活動的成功不僅是天津落實國家試點任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里程碑,更有助于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新能源消納、推動綠色交通產業協同發展等多個維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經驗’。”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發展處處長張玉忠表示。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占總量的10.27%,新能源汽車成為不可忽視的能源載體。在便利綠色出行的同時,發揮新能源汽車“移動充電寶”作用,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充電、高峰時段有序充電甚至反向放電,正從概念示范逐步走向規模應用。“這次活動累計聚合充電樁5萬余根,參與車次約1.5萬,實現移峰電量約32萬千瓦時,共為車主節省充電費用約16萬元,成功驗證了‘車網互動’的規模潛力和技術、商業模式可行性。”國網天津電力營銷部市場處處長張劍介紹。
國網天津城南公司工作人員在津門湖新能源車綜合服務中心服務新能源車主充電(央廣網發 國網天津電力供圖)
為確保活動的實施效果,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通過“電網-新能源車充電運營商”兩級互動管控支持系統,以虛擬電廠等技術手段為載體,聯合特來電等19家充換電運營企業,構建了覆蓋公共充電站、社區充電樁、專用場站等多種場景的“車網互動”體系。“通過精準調控,實現了多運營商、多車型、多場景的負荷與電網的協同互動。”國網天津電科院配(用)電技術所副主任祖國強介紹說。
此次“車網互動”活動的成功,與“虛擬電廠”這一項關鍵技術手段密不可分。目前,天津市已聚合了涵蓋充電站、分布式光伏、客戶側儲能等6類可調節資源,形成了規模大、方式靈活,容量達316兆瓦的虛擬電廠。它如同“智慧大腦”在云端聚合分散的電力資源,形成保障安全的關鍵砝碼,進一步保障電網穩定運行。“‘車網互動’等新業態迎來新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通過虛擬電廠等方式聚沙成塔,助力電網平穩應對負荷變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國網天津營服中心技術人員李磊介紹。

關注精彩內容